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毕姓起源与发展脉络探究
最新资讯 发布文章

毕姓起源与发展脉络探究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0日 编辑: 郭阳阳

据《姓氏考略》记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以国为氏,望出河内、东平、太原”,《唐书宰相世系表》也指出“毕公高之后”,毕姓主要源于姬姓。商朝末年,周文王第十五子姬高随周武王伐纣,西周建立后被封于毕地(今陕西长安、咸阳北),建立毕国,称毕公高。他是周初四圣之一,在周武王病逝后,与周公姬旦、召公姬奭一起辅政,成就“成康之治”。毕公高的后代中,毕万事仕于晋国,封于魏地,其后代有改姓魏氏者;仍居毕国者,以国为氏,称毕氏,毕、魏同宗同源,皆尊毕公高为得姓始祖。

除姬姓起源外,《世本》记载,任姓有改姓毕者,黄帝少子禺阳受封于任地,其裔孙奚仲曾任夏王朝车正,其后裔有分迁居于毕原者,以居邑名称为姓氏,改称毕氏。历史上,匈奴、鲜卑、突厥、蒙古、满等少数民族在汉化过程中,也有部分族人改姓毕。如北魏孝文帝时改鲜卑族出连氏为单姓毕;据《黑龙江志稿·氏族》记载,蒙古族都讷亨氏,源出蒙古新巴尔虎部毕喇尔部落,清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毕氏;据《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毕力扬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必兰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毕氏。这些多元的起源,让毕姓成为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历经岁月,不断发展壮大。



0.24797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