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昇,北宋时期的伟大发明家,出生于淮南路蕲州蕲水县(今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闻名于世(参考《梦溪笔谈》)。他初为杭州书肆刻工,长期从事手工雕版印刷工作。在实践中,毕昇敏锐发现雕版印刷的弊端:每印一本书都需重新雕版,耗时费力且成本高昂。为解决这一难题,毕昇潜心钻研,反复试验。北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他终于成功发明活字印刷术。
毕昇用胶泥刻字,每个字为一印,经火烧使其坚硬。排版时,将字印排列在铁板上,铁板预先涂抹松脂、蜡和纸灰等混合物。加热铁板,待药稍熔化,用平板按压,使字印平整如砥,便可进行印刷。印完后,再加热铁板,取下活字,以备下次使用。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的重大革命。此前,书籍复制主要依靠人工抄写或雕版印刷,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导致书籍数量稀少,知识传播受限。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降低成本,使书籍得以大量快速印刷。这一发明促进文化传播与知识传承,让更多人有机会获取知识,推动教育发展和学术繁荣。正如《梦溪笔谈》中所记载,毕昇的活字印刷术“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进程产生深远影响,毕昇也因此成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