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春秋卫国历代石姓执政卿
最新资讯 发布文章

春秋卫国历代石姓执政卿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0日 编辑: 贾小鑫

《礼记·王制》:“上大夫曰卿。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

周初,卫国、鲁国是最大的两个诸侯国。卫国的大国地位,一直保持到卫灵公时期。由于史料匮乏,卫武公以前卫国执政卿的情况,在传世典籍中尚没有发现相关的记载。直到卫国第十三位国君庄公时期,才有了相关记载。自敬公以下,有七位国君都没有其执政卿的记载,直到嗣君、怀君,文献中才有了相关记载。

怀君是康叔家族的第二十九代,卫国第四十二位国君,前292年—前252年在位,由殷顺且辅政,殷顺且是受嗣君的遗命辅佐怀君的。

此后,到元君、君角时代,也没有其执政卿的记载。随着《左传》纪事的终结,卫国卿大夫也就失记了。《战国策·宋卫策》的记载皆是片段,伴随着卫国国势的日渐衰落,更少见在列国政坛上有影响的人物。

有确凿史料记载的卫国最早影响也最大的世家和卿族是石氏。

石氏始祖源自西周末期卫国,国卿世胄;自碏公史称“纯臣”,迄今2800余年。卫国第六位国君靖伯之孙石碏,字石名碏,后代以字为氏。

石碏在卫庄公、卫桓公、卫宣公时代任国卿,后州吁乱政,弑桓公而自立,石碏长子石厚亦是国卿,参与其事。石碏计除州吁,并使家宰獳羊肩诛石厚。《左传·隐公四年》:“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石碏之孙名骀仲,生石祁子。石祁子在惠公、懿公、戴公、文公在位时任国卿。

鲁闵公二年(前661年),狄侵卫,懿公亲征。临行,与石祁子玦,与宁速子矢,命二人“择利而为之”,并嘱咐夫人“听于二子。”懿公兵败于荥泽,朝歌失陷。后石祁子、宁速子辅佐戴公、文公,为文公中兴卫国做出了贡献。

石祁子有子石稷,穆公、定公两代国君皆以石稷为国卿,石稷倾心辅佐。鲁成公二年(前589年),卫国三位国卿孙良夫、石稷、宁相攻打齐国,石稷见形势不利于卫军,主张退兵。孙良夫不听,兵败,欲仓促退却,石稷坚持率兵阻击齐军,并诡言卫国援军将至,使卫军成功脱困,表现出了很强的大局观和指挥才能。

石稷子石买,辅佐献公、殇公。鲁襄公十七年(前556年),时卫殇公在位,石买率兵伐曹,取重丘。曹人诉于晋,晋人曾将石买扣留在长子。

石买之子石恶,殇公、献公时任国卿。鲁襄公二十七年,石恶代表卫国到宋国与诸侯会盟。同年,因宁喜专横,卫侯杀之。石恶因宁喜有大功而被杀,衣其尸,枕其大腿而哭。鲁襄公二十八年,失意的石恶出奔晋。

卫侯立其从()子石圃,以守石氏之祀。卫后庄公、卫君起在位,石圃为国卿。鲁哀公十七年(前478年),石圃借三匠作乱之机,逐后庄公蒯聩,立君起。鲁哀公十八年,石圃逐君起,出公自齐回国复位,逐石圃。

与石圃同时代的石曼姑与其子石魋,出公未失位时,任国卿。本来,灵公太子蒯聩,与灵公夫人南子有隙,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年),蒯聩唆使戏阳速弑南子,失败后流亡晋国。石曼姑受灵公命立出公辄。晋国将蒯聩安置在戚邑。鲁哀公三年(前492年),齐国夏、卫石曼姑率兵围戚,救援中山。对此《公羊传·哀公三年》评价说:“曼姑受命乎灵公而立辄,以曼姑之义,故可以距(距:通拒)之也。辄者何?蒯聩之子也。然则何为不立蒯聩而立辄?蒯聩为无道。”数百年后,人们还在评价此事。《三国志·魏志》卷六引审配曰:“昔卫灵公废蒯聩而立辄,蒯聩为不道,入戚以篡,卫师伐之。《春秋传》曰:‘以石曼姑之义,为可以拒之。’是以蒯聩终获叛逆之罪,而曼姑永享忠臣之名。”肯定石曼姑是忠臣,行为符合道义。由此看来,石圃逐后庄公蒯聩,性质与此相近。鲁哀公十五年(前480年),蒯聩由戚邑潜入卫都,胁迫出公国卿孔悝,逐走出公辄,篡位。此后才有石圃在鲁哀公十七年(前478年)借三匠之乱驱逐后庄公蒯聩之事。鲁哀公十八年,出公复位,石魋重任国卿。

石氏自庄公至出公,有十一人任国卿,先后辅佐过十四位国君,历二百余年,是名副其实的卫国第一世家。其中除石恶因不满献公杀宁喜而奔晋外,石氏历代皆忠于国君,为卫国政局稳定做出过巨大贡献。





0.2332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