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生于唐代宗大历十年(775年) ,卒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 。他出身河东裴氏东眷裴,是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在政治上,裴度支持宪宗削藩,力主中央集权。元和十年(815年),他视行营中军,还朝后与武元衡均遇刺,武元衡遇害,裴度亦伤首,却未退缩,遂代武元衡为相。此后,他亲自出镇,督统诸将平定淮西,使唐朝藩镇势力受到沉重打击,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表面的统一,史称“元和中兴” 。裴度为相历经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始终以国家社稷为重,鞠躬尽瘁。
文学方面,裴度诗文俱佳。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意境深远,展现出独特的文学魅力。他与当时的文人如白居易、刘禹锡等交往密切,相互唱和,推动了唐代文学的发展。其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