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氏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这种情怀贯穿了裴氏家族的发展历程,成为其家族精神的核心,也是裴氏家族长盛不衰的精神动力。
裴氏家族把个人的修身作为立世的根本,《河东裴氏族训》强调“强学为立身之本” 。裴氏子弟勤奋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唐朝裴炎在弘文馆就读时,每逢休假,别人出游他却读书不辍;裴休童年时与兄俦、弟俅隐居济源别墅,昼讲经,夜著书,终年不出户。他们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学识和品德,为日后报效国家和家族奠定基础。
在家庭层面,裴氏家族重视孝道和家庭和睦。《裴氏族范》中规定“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妇顺,内外有别,长幼有序” 。裴氏家族以孝友著称,如北魏裴安祖家族,因孝友被诏旌表其门。家庭的和睦稳定,为裴氏子弟提供了坚实的后盾,让他们能够安心追求自己的理想,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裴氏家族的为政者把体恤百姓、关注民生作为重要职责。北魏裴侠任河北郡守时,躬履俭素,爱民如子,免除不合理的渔猎和丁役规定,将佣工租税用来买马,离任时一无所取,被郡内吏民称赞为“裴公贞惠,为世规矩” 。唐开元年间,裴耀卿任宣州刺史时,面对大水破坏河防,各州不敢擅自动工,他果断决定亲自操持工程,直到堤成才宣布诏令离去,宣州人感念其恩德,为他立纪功碑。
“为国尽忠”是裴氏文化家国情怀的最高境界。《裴氏族范》要求裴氏子孙“事君必忠敬,居官必廉慎” 。隋朝裴政主持修编《开皇律》,为后世立法奠定规范格式;裴世清率领隋朝使团出访日本,开创中日邦交之先河;裴度平定藩镇割据,力挽狂澜,历任四朝宰相,身系国家安危二十余年。他们以国家利益为重,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奉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