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齐氏族谱》录《陈留县儒学教谕桐馆公传》白话
最新资讯 发布文章

《齐氏族谱》录《陈留县儒学教谕桐馆公传》白话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4日 编辑: 孟庆媛

陈留县儒学教谕桐馆公传

刘敬生

陈留县儒学教谕齐昌国先生,字世五,号桐馆,是陈州府淮宁县人。他自幼酷爱读书,成年后擅长文章,学问深厚,修养广博。早年考中秀才,很快因成绩优异获得官府廪膳资助。咸丰五年(1855年)十一月,他以贡生身份代理陈留县教谕一职,以高尚的品德成为学子表率,以务实作风引领全县学风。上任当天便召集学子训导,教导他们"心怀仁德、践行正义"的道理,痛斥急功近利的陋习。当时科举应试文章盛行,他不厌其烦地逐字批改指导;对于经典古籍研究,只要学生提问必倾囊相授,生怕自己尸位素餐,从不在其位谋他职。

当时知县吕成彦(江苏人)贪婪成性,施政手段阴险。咸丰四年(1854年),兰考黄河决堤,陈留县两个保(古代基层单位)受灾,朝廷虽拨款赈灾,但百姓仍困于水患。吕县令竟将教育赈灾款与民间救济粮一并私吞。受灾秀才高登峰本是负责发放赈灾的庄首,因赈灾期过后村民讨要救济,他无奈涉水赴县衙请命。公堂之上,有理者自然理直气壮,作恶者唯恐真相败露。吕县令反诬高登峰冒领赈款中饱私囊,将其押送县学惩戒示众。齐先生查明实情,知高登峰是受乡亲所托,并无私心,当即表态:"要我无故处罚良善,断不可能!"亲自带高登峰面见县令,申明实情,并晓以"忠君爱民"大义。吕县令忌惮其刚正,只得将两个保的赈灾物资交由高登峰协同乡约公正发放。

可叹!高登峰本为一村请命,最终惠及两保百姓。可见仁义之士的言行确实能造福四方。怎奈吕县令贪欲不止,又借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和二十三年黄河水患后,陈留城南九保土地沙化、朝廷已免除赋税之事,谎称"治理沙地"盘剥百姓,赋税竟比正税还高。百姓颗粒无收,空有土地却无产出,稍有拖延便被问罪。齐先生虽同情百姓疾苦,却苦无解救良策。后经查访,发现催税差役竟都是被迫从命的县学生员,他怒斥道:"这哪是我的学生!不行仁义之道,只顾急功近利!"立即责罚涉事学生并上报州府,最终朝廷撤销吕县令职务,沙地赋税乱象得以平息。

齐先生的事迹不胜枚举,仅此两件便让百姓如获新生,令学子迷途知返。如今陈留县文教昌明,百姓怎会不感念他的恩德?先生虽年过五旬,仍精力充沛,将来若能为国担当大任,必是天下苍生之福。值其离任之际,全县学子士绅嘱我作传铭记。我自愧才疏学浅,难述先生高风亮节,唯有据实记载,以表永志不忘之心。

齐姓_齐姓的来源和历史_百家姓齐字篆书写法_齐篆书怎么写好看_齐书法图片_词典网


0.25427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