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巡(生卒年不详),字子游,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中后期著名隐士。他出身官宦世家,父亲却熙曾任陈留太守,但却巡自幼厌恶官场,隐居于嵩山脚下,以耕读为乐。汉桓帝听闻其名,派使者携黄金百镒、玉璧一双征召,却巡拒不受命,在给皇帝的信中写道:"臣愿为野叟,不为庙廊器。" 时人称其 "有巢、许之风"。
却巡的隐居生活充满传奇色彩。他在嵩山筑茅屋三间,门前种植五棵柳树,自号 "五柳先生",比陶渊明早三百余年。其治学以《周易》为宗,著有《易林玄解》,开创了 "象数易学" 新流派。黄巾起义爆发后,他散尽家财赈济灾民,率领乡人修筑坞堡自卫,使数千百姓免遭战乱之苦。其事迹被《后汉书・逸民列传》收录,成为后世隐士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