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松威,1936 年出生于香港,祖籍广东鹤山,是一位在结构化学领域成绩斐然的杰出科学家。1960 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一级荣誉理学士学位,1963 年又在此校斩获博士学位。
此后,麦松威的学术生涯精彩纷呈。他历任(美国)匹兹堡大学晶体学系 “美国太空总署项目” 副研究员,(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之后,他回到香港,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化学讲座教授、化学系系主任及理学院院长等重要职务。直至今日,他仍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化学讲座教授一职,同时还兼任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及五邑大学客座教授,并且是中国科学院物质结构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
在科研工作中,麦松威取得了众多突破性的成果。在水含包合物的研究领域,他深入探索,精准确定了主客体分子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并且发现了首例具有开口多面体空笼结构的物质,这一发现为该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对于 β - 氢醌包含物,他进行了系统且全面的研究,首次确定主客分子间可以通过氢键相连,清晰地阐明了三类 β - 氢醌包合物的结构异同点,为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外,他还开辟了新型尿素 / 阴离子包合物的发展方向。在对甜菜碱配体与多种金属的作用研究方面,他也成果丰硕,成功合成了多种组成和结构新颖的化合物。不仅如此,他还提出了阴离子最高配位数的概念,并结合银 - 银亲和作用,对类卤银盐和乙炔银的复盐、三盐及四盐作了深入研究,为结构化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