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的形成还涉及多民族改姓与复姓简化,涵盖满族、蒙古族、回族等。
满族改姓:满族辉和氏(原女真回特部)、赫哲氏(赫哲勒氏)等,清中叶后改汉姓“和”。如辉和氏世居乌拉、尼马察,后迁至吉林、辽宁,改姓后多分布于沈阳、长春等地。
蒙古族改姓:蒙古族布尔图氏(世居克什克腾)、尼玛察氏(世居黑龙江穆棱)等,民国时期改汉姓“和”。如布尔图氏后裔和有禄,为当代和式太极拳创始人。
回族与土家族:元代回族“和加”(宗教领袖)后裔、土家族“和”姓(源自“和事佬”职业),多分布于宁夏、湖南。如湖南桑植县和氏,其族谱载:“先祖为元代回回人,明初迁湘,改汉姓和。”
复姓简化:如北朝素和氏、唐代和徂父(复姓“和徂”)等,后裔省“徂”留“和”。
这些改姓支系虽来源各异,但均以“和”为纽带,形成多元一体的姓氏文化,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与融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