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后氏故居:泉州的海丝遗风
最新资讯 发布文章

后氏故居:泉州的海丝遗风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7日 编辑: 贾小鑫

后氏故居:泉州的海丝遗风

泉州,这座被誉为 “光明之城” 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承载着千年的贸易辉煌与多元文明的交融。后氏故居坐落于泉州的古街巷中,宛如一艘停泊在时光里的古商船,船舷刻满了家族与海洋、商贸、文化交织的故事,散发着浓郁的海丝遗风。

后氏故居的建筑融合了闽南传统与海洋文化特色。外墙采用红砖红瓦,“出砖入石” 的砌墙工艺别具一格,既坚固耐用,又充满艺术感。燕尾脊高高翘起,形似船帆,寓意着扬帆远航;屋檐下的木雕、石雕以海洋生物和贸易场景为题材,海豚跃浪、商船远航等图案栩栩如生。庭院布局精巧,设有天井,四水归堂的设计象征着财富汇聚;两侧回廊环绕,墙上镶嵌着从海外带回的彩色琉璃,折射出多元文化的斑斓色彩。走进故居,厅堂内摆放着从海外带回的奇珍异宝,波斯地毯、阿拉伯铜器与闽南传统家具交相辉映,展现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

后氏家族在泉州的历史与海上贸易紧密相连。自宋代起,家族便投身海上贸易,建造坚固的福船,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往来于泉州与东南亚、中东乃至欧洲之间。船舱里装载着泉州的丝绸、瓷器、茶叶,换回香料、珠宝、玻璃器皿等异域商品。贸易的繁荣不仅积累了财富,更让家族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家族子弟学习外语,了解异国风俗,与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商人交往,将开放包容的精神融入家族文化。故居内珍藏着古老的航海图、贸易契约,以及记录着不同语言贸易信息的古籍,这些文物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辉煌。

泉州多元宗教和谐共生的氛围深刻影响着后氏家族。故居附近,清净寺的宣礼声、开元寺的钟声、关帝庙的香火交织回荡。家族成员既虔诚供奉闽南传统的妈祖,祈求海上航行平安,也尊重其他宗教信仰。每逢妈祖诞辰,家族便会参与盛大的迎神巡游,抬着妈祖神像穿过街巷;而在伊斯兰教的开斋节、基督教的圣诞节,也会与不同信仰的邻居相互祝福、分享喜悦。这种多元共生的理念,在后氏故居的建筑细节中也有体现 —— 屋檐下的滴水兽既有中式的龙形,也有异域风格的狮形;门楣上的花纹融合了佛教的莲花、伊斯兰教的几何图案,展现出泉州 “宗教博物馆” 的独特魅力。后氏故居,作为泉州海丝文化的鲜活见证,承载着家族的海洋记忆,也让海丝遗风在岁月中代代流传。



0.2093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