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贵州谌氏文化交流会会长谌贻林先生率领湘赣访宗交流团15人,来到安化参访。上午11时,交流团抵达国宏酒店,受到安化仲连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谌新开等宗亲热情迎接。午宴过后,谌贻林一行在安化宗亲们陪同下,冒雨来到谌氏陵园,向迁安始祖仲连公铜像敬献了花篮,表达对先祖的敬仰与追思。
随后,大家来到安化谌氏发祥之地酉州,走进位于资江之滨、有着近二百年历史的谌氏宗祠,一同向大节公、文叠公等共同始祖牌位,行叩拜之礼,庄重肃穆的氛围中,传承着对先辈的尊崇。
祭拜礼毕,双方在祠堂前厅进行正式座谈。仲连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谌新开受会长谌忠良及名誉会长谌再来先生委托,主持座谈会并致辞。他向贵州宗亲们介绍了安化的历史以及谌氏家族在安化的发展。安化古为梅山峒蛮之地,置县于北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 。仲连公系谌氏先祖养元公于宋开禧年间(1205年),自吉安泰和福地徙入益阳志溪河,迁安始祖仲连公于公元1296年(元元贞二年)逆资水而上,来到安化酉州。728年来,谌氏族人在此繁衍,至今已30余代,在牒丁口8万之众,人丁兴旺,成为望族。清中叶以来,安化谌氏族人深度参与安化黑茶产业,资江两岸商铺码头林立,谌氏族人占近半,人称“谌有半江” 。近年来,安化谌氏家族在祖坟迁徙及修葺、陵园建设,宗祠重光,十一修族谱等方面成果显著,还成立了仲连文化研究会、半江经济发展促进会,弘扬新时代仲连文化精神,赢得社会赞誉。同时,安化谌氏重视与各地宗亲联系交流,为大节文化传承与发展以及为谌姓正音做了大量工作。
谌贻林对安化宗亲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并介绍了此次湘赣访宗团的人员以及贵州谌氏文化交流会的基本情况。安化谌氏德高望重的谌跃斌宗亲向贵州客人介绍了仲连公系来安化落业前后的基本情况,年轻的谌氏文史谱牒研究专家谌礼泉宗亲进行了补充,并对湘黔谌氏亲缘关系和发展脉络进行了回溯与考证。他认为,湘黔两支同属南昌堂,约在1200年前,大节公第50世时分支于江西南昌,后分别迁徙至金华、义山、武义、吉安等地,并先后迁徙到湘黔。仲连文化研究会党支部书记谌国华、副会长谌利、前任秘书长谌小勇分别就仲连文化研究会以及半江经济发展促进会的有关情况向贵州宗亲们进行详细介绍。贵州谌氏文化交流会副会长、毕节分会会长谌宏鑫宗亲代表访宗团介绍了交流会的建设和运行,以及贵州谌氏的基本情况。贵州谌氏现有在牒丁口2万余人,自古勤奋耕读,人才辈出,是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座谈会最后,谌贻林代表贵州谌氏文化交流会向安化谌氏赠送了谱牒交流资料,谌国华代表仲连文化研究会郑重接收,并转交研究会秘书长谌新开予以收藏。座谈会结束后,大家一同驱车来到安化谌氏四甲聚居地田庄乡,参观了易泡科技旗下的宗亲企业天宝仑黑茶加工厂,了解安化黑茶生产销售情况 。此次参访,加深了湘黔两地谌氏宗亲的情谊,为未来的交流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