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统字 8号 2021年10月11日
《中华乔氏统谱》分为总谱、分谱、支谱。《中华乔氏统谱·总谱》定位为“学术著作样式的新型谱牒类作品”,因而被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全国54家图书馆和中国文史出版社认可,作为学术性著作出版。这是继《孔氏世家谱》之后第一家正式出版的姓氏阖族谱。这标志着得到国家图书馆和出版界的肯定。
一、《中华乔氏统谱•总谱》的构成:总谱、分谱、支谱。
1、总谱一卷组成全国性编纂委员会。重点收有全国地位、全国影响,全体乔氏共同有关、共同感兴趣、共同引以为荣的人、事、物。核心内容总世系表只收自得姓始祖以下古代人物,经多方考订制定,以正史为主要依据,以族谱、碑铭补充,建立体系。其他内容有谱序、凡例、字辈、宗规、仪礼、宗族文献、艺文、文物、人物、附表。
2、分谱、支谱 。各省各支按照总谱“凡例”各自编制当地“谱序”、“世系表”、“宗族文献”、“艺文”、“文物”、“ 人物”。称为“某省分谱”、“某家族支谱”,例如《中华乔氏统谱·河北分谱》、《中华乔氏统谱·山西定襄支谱》。一般先修支谱,有条件的可修分谱。各地始迁祖属总世系的哪一代由各地自行确定。如受到邀请,总谱编委会成员可作为支谱顾问协助考订。
各地分谱、支谱均和总谱配套。统一编纂体例格式、装帧规格、封面设计,统一总世系表、辈序文。近年新修谱也可加统一风格封面作为支谱,以免重复劳动。建议封面统一采用总谱书名“中华乔氏统谱”,加上某省分谱、某家族支谱,图案可采用地方风格的古建筑图形或当地标志性古建筑。
各地均可设“支谱编纂委员会”、“支谱主编”。也可设“支谱理事会”,负责筹款。分谱也同样。总谱编委会成员可任各分谱、支谱主编或顾问。
总谱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现已出版的分谱支谱有《中华乔氏统谱·连云港分谱》、《中华乔氏统谱·广西柳州分谱》、《中华乔氏统谱·长垣分谱》。已印刷的支谱有《中华乔氏统谱.山西定襄支谱》、《中华乔氏统谱.山西洪洞支谱》、《中华乔氏统谱.临沂大岗支谱》、《中华乔氏统谱.邢台宁晋支谱》的封面风格和《中华乔氏统谱·总谱》一致,并采用其总世系表、总辈序文等内容。按照求同存异的原则,我们对谱名或封面设计不同于总谱,但内容和总谱接轨的各地族谱,均认可属于《中华乔氏统谱》系列的分谱或支谱。
3、根据各地分谱、支谱编修实践,得到几点认识:
如果各地原有族谱基础欠缺,应先组织编修家族支谱,目前基础较好的有西南分会和河北分谱各地支系等。条件成熟再联合起来修全省分谱。
如果某省各家族原有族谱比较完善,或近年已新修族谱,则可直接编修省分谱。例如山西、河北、河南等省份基础比较好。
世系表作为族谱核心内容,我们提倡支谱均统一遵照总谱总世系表的格式,这样有利于形成统一的《中华乔氏统谱》。
二、分谱、支谱世系表的区别
《中华乔氏统谱·总谱卷》创造了“当代乔氏谱法”,即:兼采传统欧苏两式之长,合二为一,予以改革,既具自上而下的垂丝形式,又有详实信息,叙述文字以从左至右横排为主。
省分谱和家族支谱世系表如何制作?有何区别?我们初步总结出以下几点。
1、家族支谱 基本上是把各地传统《乔氏族谱》按《中华乔氏统谱》的统一凡例、目录、格式重修并续修,重点是世系表制作统一遵循《总谱卷》创造的“当代乔氏谱法”,既具垂丝形式,又有详实信息。
2、省分谱 在总谱和支谱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全省各家族支谱的核心内容的汇编。世系表以共同始迁祖为单位,一支支排列。可以始迁祖迁入该省年代先后作为排序根据。
3、分谱续卷 如有某些家族世系因某种原因被遗漏,以后可补充作为续卷。
4、分谱世系表 不必完全重复支谱世系表,也就是不必有详实信息,只要有名字,只需要清晰表示亲缘关系,便于查阅检索,即可。因此,适宜采用传统苏式“世系图”,即所谓“垂丝图”。既和总谱、支谱世系表的自上而下排列一致,又因不必有名字以外的任何信息而不必划表格,显得简洁,又节省篇幅。
至于家族支谱的其他内容如宗族文献、艺文、文物、人物,支谱有条件收录比较齐全,标准可以降低。例如人物级别可以副科级、少尉、讲师、硕士以上。祠堂、始祖墓、名人墓可收全。
省分谱的收录标准则可适当提高,不要求收全。例如人物收副处级、少校、副教授、博士以上。文物只是精选,例如县文保以上。艺文也只收名家精品。
我们设想视各地分谱支谱编委会组建情况,适当时机召开分谱支谱主编会议,交流经验,就体例、世系表格式、收录标准等问题进行讨论,统一认识。
中华乔氏统谱办公室联系人:乔存远13869789192
乔念田15853088344
中华乔氏统谱编委会
二〇二一年十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