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恒星谱海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文化-三国人物中的邓氏
文化-三国人物中的邓氏
2015-11-22 15:25:36 来源:
编辑:xuemenjun
点赞:  点击:2  评论:
《三国人物检索》中的邓氏 一、三国人物检索1 1、后来钟会、邓艾灭蜀后不久相继败亡。 2、263年曹魏大将邓艾和钟会伐蜀汉,蜀汉灭亡。 3、陈寔(104-187),字仲弓,颍川许(今河南许昌长葛市古桥乡陈故村)人。……少为县吏,勤奋好学,诵读不辍。县令邓邵见其聪敏过人,荐其到太学读书。 4、党均,魏国邓艾伐蜀时担任邓艾的参谋,贿赂了蜀国的黄皓,成功的使姜维退兵。 5、邓艾(?-264年),字士载,三国时魏名将。邓艾多年在西北前线防备蜀汉姜维;后为灭蜀的主要指挥,他偷渡阴平,迫使蜀汉投降,建立奇功。 邓艾早年丧父,家境贫寒,还有口吃的毛病;曾于汝南牧牛一时。12岁随母迁居颍川时,见到陈寔碑文上写著“文为世范、行为士则”,便自行取名为邓范,字士则。后来有一个族人跟他同名,遂改为邓艾。 早年曾任都尉学士,因口吃未能迁陞,因而就任与农业相关的稻田守丛吏草一职。每到高山大泽,定必测量绘制地形,规划扎营布防。后遇太尉司马懿,得到赏识,被提拔任用。邓艾建议在淮河两岸屯田,并提出具体方案,被司马懿采纳施行,为稳定东南形势,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景元四年(263年)秋,大将军司马昭策划大举伐汉,命邓艾率三万余人纠缠屯田沓中的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率三万余人断其归路,钟会统十余万众进攻汉中,廷尉卫瓘监军。钟会攻破汉中,姜维退守剑阁,相持不下。十月,邓艾挑选精锐,从阴平小路无人之地隐蔽前进。山高谷深,粮食将尽,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邓艾用毛毡裹住自己,翻滚着下山,于是将士们也都攀缘山崖树木,鱼贯而进。奇兵出现在江油,蜀汉守将马邈投降。邓艾率军迅速攻破涪及绵竹,蜀汉卫将军诸葛瞻战死。不久,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克蜀之后,邓艾与钟会不睦,钟会向司马昭诬称邓艾谋反,而邓艾在处置投降的蜀汉君臣时没有遵从司马昭的指示,也加深了司马昭的疑忌,遂命钟会收捕邓艾送长安。钟会谋反失败被诛后,邓艾部将欲追还邓艾,卫瓘为了自身安危,派遣田续杀死邓艾、邓忠父子。 泰始九年(273年),朝廷才恢复邓艾的名节,并拔擢其孙邓郎为郎中。 6、邓当,孙策部将,吕蒙姐夫。 7、邓方 (?-222)蜀官吏。字孔山,南郡(今湖北江陵北)人。以荆州从事随刘备入蜀。 既定,为犍为属国都尉。官至安远将军、庲降都督。章武二年(222)卒。 8、邓辅,蜀房陵太守。 9、邓济,荆州牧刘表部将。献帝建安二年(197),为魏公曹操所擒。 10、邓静,魏乐师,官至散骑常侍。 11、邓句(?-264),吴官吏。一名苟。吴主孙休永安七年(264),以察战出使交阯,为浚历吕兴所杀。 12、邓凯,秭归豪强大族。聚兵抗击来犯吴兵,败,归蜀为将。 13、邓朗,晋官吏。邓艾长孙。初为丹水令,又迁定陵令。怀帝永嘉(307-313)中,迁新都太守,未之官,在襄阳失火,举家烧死。 14、邓良,蜀官吏。邓芝子。芝卒,袭爵,后主景耀(258-263)中,为尚书左选郎、驸马都尉。蜀亡,入晋为广汉太守。 15、邓龙,黄祖部将,遭孙权军攻打时,担任先锋迎击,被甘宁斩杀。 16、邓茂,三国演义虚构人物,黄巾将。为程远志副将,随之引兵五万攻涿郡,幽州刺史刘焉令校尉邹靖引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统兵五百迎之。大兴山下,两军交战,茂为飞一合刺於马下。 17、邓千秋,晋官吏。三国时魏大将邓艾次孙。有时望,武帝咸宁(275-280)中,辟为掾。早卒。 18、邓生,吴将领。 19、邓升,高干部将,代高干守城。 20、邓同,邓芝之父,义阳新野人,东汉司徒邓禹之后,东汉末年入蜀定居。 21、邓铜,蜀将领。战死。 22、邓贤,刘璋麾下大将,孟达的外甥。跟随孟达,曾先后投靠刘备与曹丕。之后放弃随同反叛魏国,投降了司马懿率领的讨伐军。 23、邓玄之,南阳处士,与蜀零陵太守郝普相善。 24、邓义,东汉末名士。或名羲,章陵(今湖北枣阳东)人。初为荆州牧刘表治中,后进谏不听,辞疾而退,终表之世不复出。献帝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并荆州,征为侍中。 25、邓由,吴将领。 26、邓展,魏奋威将军。 27、邓芝(?-251年),字伯苗,义阳新野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朝臣。 东汉司徒邓禹之后,东汉末年入蜀定居,未有人知名、礼待。当时益州从事张裕善于看相,邓芝前往跟从他,张裕对邓芝说:“君年过七十,位至大将军,封侯。(你年过七十岁后,会位至大将军、封侯。)”邓芝知道巴西太守庞羲好结交士人,便前往依附他。后刘备入主益州,邓芝担任郫城府邸阁督。一日,刘备经过郫城,和邓芝说话后,感到十分惊奇,擢升他为郫令,升迁为广汉太守。任官期间清清廉、严谨,有治绩,后升为尚书。 223年,刘备于永安病逝。原先,孙权为修补夷陵之战做成的裂缝,曾遣使请和,刘备亦派宋玮、费祎等到吴回应。但现今刘备逝世,丞相诸葛亮忧虑孙权知道这消息后有所变异,但又未知孙权的情况,正在烦恼。邓芝面见诸葛亮说:“今主上幼弱,初在位,宜遣大使重申吴好。(现今主上(刘禅)年幼力弱,在位不久,适宜派遣使臣重修与东吴结好。)”诸葛亮答他说:“吾思之久矣,未得其人耳,今日始得之。(我想了很久,但未有人可用,现在我找到了。)”邓芝问是谁人,诸葛亮说:“即使君也。(就是使君你了。)”便派邓芝到孙权处修好。 邓芝到来,孙权果然感到疑惑,不立即接见邓芝,邓芝便自己上表求见孙权道:“臣今来亦欲为吴,非但为蜀也。(臣今次来亦是为吴,不是只为蜀的。)”孙权逐接见他,对邓芝说:“孤诚原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逼,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犹豫耳。(我原本诚心想与蜀和亲,但恐怕蜀主年幼力弱,国小而大势困顿,为曹魏乘虚进攻,不能保全自己,所以我感到十分犹疑了。)”邓芝答他:“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质于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奉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吴、蜀二国结合拥有四州的地方,大王(孙权)你是有名于世的英杰,诸葛亮亦是当代特出的人。蜀有重险可固守,吴有三江可阻隔,结合这两个长处,一起成为唇齿,进攻可并力夺取天下,退可以鼎足而立,此是自然的常理。大王现在若想委身向魏,魏必定要大王你入朝朝拜,下求太子到京为内侍,若不遵从命令,则可有名目讨伐叛乱,蜀必定见有利而顺流进发,如此,江南之地不再是大王所有了。)”孙权沉静思索甚久说:“君言是也。(你所言甚是啊。)”便和魏断绝关系,与蜀连和,派张温前往蜀国访问。后蜀再次派邓芝到东吴,孙权对邓芝说:“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乐乎!(若到天下太平的时候,二个君主分别统治,不是很快乐吗。)”邓芝却对他说:“夫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如并魏之后,大王未深识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尽其忠,将提枹鼓,则战争方始耳。(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如果攻并魏之后,大王(孙权)未能深深识识天命呢,君各建立其功德,臣亦各尽其忠诚,将提鼓槌和鼓,则战争便会开始了。)”孙权大笑说:“君之诚款,乃当尔邪!(你真实无妄的态度,真是直率了!)”孙权书信给诸葛亮说:“丁厷掞张,阴化不尽;和合二国,唯有邓芝。(丁厷言辞铺张浮艳,阴化不能完尽;能和合二国,只有邓芝。)” 228年春天,诸葛亮准备北伐,进驻汉中,任邓芝为中监军、扬武将军,与赵云作疑兵由箕谷摆出要由斜谷道北攻郿城的形势。 234年,诸葛亮病逝,邓芝升迁为前军师、前将军,领衮州刺史,封阳武亭侯,不久再被任为督领江州。孙权曾多次和邓芝联络,赠赐丰厚。243年,迁为车骑将军,后再授假节。 249年,涪陵人杀死都尉造反,邓芝率军前往征讨,将其领袖枭首,百姓安居。 而据华阳国志中记载,邓芝在征涪陵时,见到缘山有许多黑猿,邓芝又好弓弩,便亲手射猿,一箭便中。猿拔出箭矢,卷树皮、树叶塞住创伤。邓芝说:“嘻,吾违物之性,其将死矣!(唉,我违背物种的天,我将死了!)” 又有一说,邓芝见到一只猿抱着子猿在树上,用弩射他,射中母猿,子猿为母猿拔箭,卷树皮、树叶塞住创伤。邓芝感到叹息,将弩投入水中,自知将会死了。 251年逝世,葬于四川广汉市向阳镇。 28、邓忠,魏惠唐亭侯,邓艾之子。艾为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进封邓侯。魏帝分五百户封子忠为亭侯。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马师纂等出其左。忠、纂战不利,并退还,曰:“贼未可击。”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乃叱忠、纂等,将斩之。忠、纂驰还更战,大破之,斩瞻及尚书张遵等首,进军到雒。后艾父子既囚,锺会至成都,先送艾,然后作乱。会已死,艾本营将士追出艾槛车,迎还。瓘遣田续等讨艾,遇於绵竹西,斩之。忠与父艾俱死。 29、邓飏 (?-249),魏官吏。东汉司徒邓禹之后,字玄茂,少得士名,明帝时为尚书郎,除洛阳令,坐事免。复拜中郎,又入兼中书郎。齐王芳正始(240-249)初,出为颍川太守,转大将军长史,十年,以谋逆伏诛。 虽与何晏、邓飏等同位,而皆少之,唯以势屈於爽。爽亦敬之,言无不从。时以何、邓、丁为三狗。其意言三狗皆欲啮人,而谧尤甚也。 太和四年(230年),董昭上陈流末之弊,令诸葛诞、邓飏等被罢免。 30、段灼,字休然,敦煌人也。世为西土著姓,果直有才辩。少仕州郡,稍迁邓艾镇西司马,从艾破蜀有功,封关内侯,累迁议郎。武帝即位,灼上疏为邓艾申冤,晋武帝下诏命邓艾的嫡孙邓朗为郎中。 31、樊震,魏将领。任镇西将军邓文部将。在《三国志》裴松之注引《蜀记》里收录一说,指庞德之子庞会随钟会、邓艾伐蜀,破蜀之后将关家灭族。 32、256年春,姜维北伐,与当时的镇西将军胡济约好了在上邽会合,不过因为史书上没有记载的原因,胡济并没有领军赴约,让姜维只得孤军奋战对抗邓艾,最後在段谷遭到邓艾决定性的击破。 33、樊震,魏将领。任镇西将军邓文部将。 二、三国人物检索2 1、黄崇,黄权长子,诸葛瞻部将,诸葛瞻父子战死,与张遵,李球引军杀出绵竹,战死。邓艾因此得绵竹。 2、史载“及邓艾至蜀,闻皓奸险,收闭,将杀之,而皓厚赂艾左右,得免。” 3、253年,姜维在费祎死后统领蜀汉的军权,开始大规模的北伐行动,和魏国互有胜败。但256年和262年两次大败给邓艾,蜀汉军力大伤,种下灭亡的远因。 4、263年,魏国将领邓艾、钟会进攻蜀汉,姜维向朝廷发出警告并提出防守战略,但是因为黄皓迷信鬼神,求神问卜之后认为魏国不会入侵,所以便将姜维的奏章压下来,以致朝廷没有人知道这个事情。魏军势如破竹,最后和蜀国军队在剑阁僵持不下,因为补给线太长,钟会有退兵的意思,但是邓艾主张冒险一博。邓艾从阴平绕过剑阁奇袭,破了绵竹,杀死守将诸葛瞻、诸葛尚、黄崇、张遵、李球等,兵临成都,最后刘禅决定投降。姜维听闻邓艾攻破绵竹关后,又听到许多关于刘禅的传言,有说刘禅死守成都,有说刘禅往南中逃亡,又有说往东要投靠东吴,因此便舍弃剑阁往成都方向前进。不久接到刘禅投降的命令,蜀军非常愤怒,纷纷拔刀砍石来发泄。于是姜维便决定假降钟会,挑拨钟会和邓艾的关系,怂恿钟会叛乱,意图趁乱复兴蜀汉。 5、后主既降邓艾,斌诣会于涪,待以交友之礼。 6、蒋舒,蜀国将领,魏国大将军邓艾统兵伐蜀时,投降魏国 7、冷苞,刘璋麾下将士。与邓贤共同对抗刘备军的黄忠、魏延。 8、李辅,魏將,孟达心腹。司马懿率军围攻上庸时,他与达甥邓贤斩达首后开城投降。 9、李光,三国时吴国人.景帝永安时,与邓由等起事。四年(261),遣张吴、邓生向魏襄阳太守胡烈表示欲降魏。 10、章武元年(221),管领益州、永昌、朱提等五郡的袸降都督邓方去世,刘备询问李恢:“谁能代替邓方为袸降都督?” 11、李球,李恢之侄,羽林右部督,随诸葛瞻拒邓艾,临陈授命,死于绵竹 12、刘寔,魏国的相国参军。263年,送出钟会和邓艾的蜀国讨伐军,预言钟会与邓艾必能破蜀,但两人皆不得生还。 13、196年汉献帝临许都,刘表虽遣使奉贡,但却北与袁绍相结。治中邓羲谏刘表,刘表不听,于是邓羲辞疾而退,终刘表之世不为其仕。(《汉晋春秋》曰:表答羲曰:“内不失贡职,外不背盟主,此天下之达义也。治中独何怪乎?”) 14、最后蜀汉在263年向曹魏将领邓艾投降。蜀汉亡后,刘禅移居魏国都城洛阳,封为安乐县公。 15、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三国时东吴名将。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 16、司马昭得到罗宪求救后认为成都刚经历邓艾钟会事件,目前已无力支援。 17、马邈,蜀汉大将,镇守江油城。厌倦宫廷的腐败,认为蜀国灭亡在即。因此在魏将邓艾攻城之际,随即降伏,同时为其引路至成都。 18、王隐的《蜀记》指庞会曾随钟会、邓艾讨伐蜀国。 19、牵弘,牵招次子,有牵招之风,为陇西太守。随邓艾伐蜀有功。 20、丘本,魏国人,与邓艾的监军身份讨伐蜀国,向邓艾进言奇袭攻城。 21、刘禅致书魏将邓文请降,得允,即派遣他与太常张峻前去接受邓艾节度。 三、三国人物检索3 1、师篡,魏将,参加邓艾的伐蜀之战,蜀平定后,被邓艾命为益州刺史。 师纂,魏将,随邓艾伐蜀,后为益州刺史。 2、263年夏司马昭派邓艾、诸葛绪、钟会等进攻蜀汉成功。 3、初,邓艾之诛也,文帝以艾久在陇右,素得士心,一旦夷灭,恐边情搔动,使彬密察之。彬还,白帝曰:“邓艾忌克诡狭,矜能负才,顺从者谓为见事,直言者谓之触迕。……” 4、田续,魏将,田畴的侄孙。跟随钟会、邓艾讨伐蜀汉。因为对邓艾怀恨,乘钟会之乱,杀死了押解中的邓艾、邓忠父子。 5、当时,邓芝在东,马忠在南,王平在北,为蜀汉守著各路关口,皆有威名。 6、王颀,魏臣。天水太守。按照邓艾的指示,参加讨伐蜀国。 7、卫瓘,晋臣。魏末为监军随钟会,邓艾伐蜀。蜀灭,处二强之中,无兵无粮的他计收邓艾父子,智除手握重兵有心害己的钟会,姜维。不过,因事后他在明知邓艾无辜的情况下,为专平蜀之功和防止邓艾报复竟追杀之而为人诟病.后为晋重臣。 8、根据《三国志·蜀志》卷十五 邓芝、张翼传,夏侯霸的前任车骑将军邓芝在251年年逝世, 9、杨欣,晋凉州刺史。初为魏金城太守,正始四年随邓艾伐蜀。艾遣天水太守王颀等直攻维营,陇西太守牵弘等邀其前,金城太守杨欣等诣甘松。欣等追蹑於强川口,大战,姜维败走。艾得蜀,因欣所领兵,以逼江由之势,得封者三十人。 四、三国人物检索4 1、先是,秦州人邓定等二千余家,饥饿流入汉中,保于成固,渐为抄盗,梁州刺史张殷遣巴西太守张燕讨之。定窘急,伪乞降于燕,并馈燕金银,燕喜,为之缓师。定密结李雄,雄遣众救定,燕退,定遂进逼汉中。 2、桓帝夺回权力后,封邓猛女为皇后,邓皇后不满张让与桓帝的关系,贬张让为关中侯,至桓帝死时才回宫。 3、张修,魏将领。邓文、钟会伐蜀,修为虎资。 4、会先主薨,诸葛亮遣邓芝使吴,亮令芝言次可从权请裔。 5、景耀六年(263年),魏将邓艾攻入蜀国,张遵在行都护卫将军诸葛瞻麾下防守绵竹关,诸葛瞻出击阵亡之后辅佐其子诸葛尚,诸葛尚出击阵亡之后在与同僚黄崇、李球等人对抗邓艾旗下邓忠、师纂时被俘斩首。 6、建兴五年(227年)……次年,诸葛亮出兵北伐,宣称将由斜谷道取郿,并令赵云、邓芝为疑军,占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率领大军反击,诸葛亮下令赵云、邓芝在斜谷道阻挡曹军,自己率领蜀军主力进攻祁山,赵云、邓芝因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不过由于赵云将分散于各屯的军队会合,并亲自断后,烧毁栈道,阻止曹军的追击,因此军资和人员的损失都不大。 7、当蜀军退兵时,诸葛亮曾惊讶地说:街亭退兵时,我军编制皆混乱成一团,箕谷退兵,编制整齐一如出军之时,这是何故?邓芝回答说:赵将军亲自断后,因此军资没有遗失,人员编制整齐。 8、206年,周瑜督孙瑜等讨伐麻、保两处贼兵,俘虏万多人,后还守官亭。后来江夏太守黄祖遣将邓龙领千人进柴桑,周瑜追讨击,生擒邓龙。 9、诸葛亮因国家刚逝去君主,先不发兵,而派邓芝及陈震赴东吴修好。225年春天,诸葛亮率军南征 10、景耀六年(263年)曹魏伐蜀,诸葛尚与诸葛瞻在绵竹和邓艾交战,父子两人皆战死。 11、邓艾伐蜀、刘禅出降后,其子洮阳王刘恂仍坚拒不降魏, 12、景耀六年(公元263年),邓艾兵临成都,蜀后主听从光禄大夫谯周之计,郤正撰降书,遣使向邓艾投降。 13、爰邵,魏官吏。起自干吏,后至卫尉。邓艾伐蜀,邵为珍虏护军。 14、爰青彡,三国时魏将领。任参军,随邓艾入川灭蜀。 五、三国人物简介 1、建兴6年,诸葛亮攻打魏国,曹真出兵抵抗,赵云与邓芝疏于戒备被曹真打败,但他们坚守不懈,没有导致大败,回来后被降为镇军将军。 2、延熙20年,姜维趁魏将诸葛诞造反出兵骆谷,被司马望,邓艾所阻而退兵。 3、另一面邓艾经景谷道入蜀,诸葛瞻战败,后主投降,姜维接到后主的赦令后也只好放下武器,将士们都愤怒地乱砍路边的石头.钟会非常敬重姜维,处处都优待他.不久钟会就陷害了邓艾,在成都发动叛变,自称益州牧,但是却被愤怒的魏国将士们所杀,姜维也一同被杀死。 4、姓名:邓艾 字:士载(197-264)籍贯:河南信阳 邓艾初被举为都尉学士,但因口吃仅被任为看守稻田的小吏,并因每遇高山大泽即观测度量、指点如何借地势屯兵扎营而受到时人讥笑。后来因公入朝谒见太尉司马懿,受到赏识而破格录用为尚书郎。当时朝廷欲屯田备战,邓艾经实地考察并著作《济河论》,被司马懿所赞同并全面推行。嘉平元年(公元249年)邓艾因料事精确而与郭淮击溃姜维,升任讨寇将军,封关内侯。后任安西将军,封方城亭侯。景元四年(公元263年)魏军进攻蜀国,邓艾杀死诸葛瞻等人,攻占成都,升任太尉。后为钟会等人诬告谋反而被押解回京。钟会死后,其部下追回囚车,将邓艾迎回成都。后来田续之子等人在绵竹西部杀死邓艾。 5、吕蒙十五、六岁时偷偷随姐夫邓当去打仗,因杀死邓当手下一个瞧不起他的官吏而向袁雄自首。 6、刘禅做为刘备长子,……章武3年5月继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年号建兴。立张氏为皇后,命邓芝往吴国结交同盟. 7、景耀6年,邓艾包围成都,刘禅听从谯周之言投降邓艾,并带上棺材和绳子到邓艾军营前请降.邓艾烧毁了棺材和绳子,奉诏命封刘禅为骠骑将军 8、朝廷欲授予太仆,钟会坚辞不受而领司隶校尉,成为司马昭心腹。景元三年(公元262年)任镇西将军,景元四年(公元263 年)与邓艾等人攻打蜀国并占领成都。 9、蜀国投降之后,司马昭杀死邓艾并亲自率军攻打钟会。
评论
全部评论

0.21571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