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这一句看似浅显易懂,其实老子向我们展示的是极其深奥的道理。老子强调指出:能够理解判断外人外物的人,只能称其为拥有世间的庸俗智慧,而通过外事外物反观自己,从而悟出生命的本来面目的人,才配称为有大智慧,也就是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是老子《道德经》中的名言,它指出人生当自知、自胜、自强。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具有天地之志者。具有这种意志的人,必定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老子拨云见日般地指出了人们在生活中经常失败的根源——不能胜己。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的人,是与道为伍的,既有美妙的精神世界,又有充实愉快的现实生活,自然感到满足;相反,那些失去了心灵的人,内心是空荡、迷茫的,只能把心思寄托于外在的个人名利上。然而,没有心灵做依托的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这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有着坚强意志的人,并不是为了自我名利而拼搏的人,而是心存大道、甘守真朴、无执无失、豪情满怀的人,这样的人的人生必然是欢快、幸福的。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人生的目的,无不是为了幸福、健康、长寿。有的人追求幸福、健康、长寿,却忽视了心灵的自由,反而导致生命早夭。那些真正懂得养生的人,始终关怀的是内在的心灵,是以有形养无形,而不是以有形养有形,因此能获得相对长久的生命。更有那些一生为了人民的人,虽肉体死亡了,但他们的英灵永存,这样的人才是真正长寿的人。因为他们的英灵是属于人民的,人民永存,他们的英灵永存。

  本章是老子对有道者的高度赞扬,指出人生当自知、自胜、自强。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天地之志,并与世长存。

0.1097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