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西横岭文氏
萍西横岭文氏系“六义堂”昭叟之后,春元公第二十二世必通公子嗣。明代后期,必通与其堂兄弟必达、必道自永新固塘先后迁至萍乡湘东,必通居湘东横岭。
清道光年间,横岭遭遇大火,家园受损严重。族人陆续迁出横岭散居其周边的徐家山、横江、均塘和樟里。家园变迁,社会动乱,族人所存的老谱竟然遗失,以致无法找到先代世系记载,这给今日续修族谱造成很大的困难。
尽管如此,今日族人依据族中现有的生庚簿、烧包簿和道贯记录的近十代左右瓜瓞齿次,同时查阅萍乡文氏同宗近支的族谱,凭借其间的有关记载,仔细研究,科学考据,终于理顺了本宗支世系源脉,准确地实现了与先代世系的对接,从而明宗源,序昭穆,了却了族人续修族谱的夙愿。
萍西文氏宗亲会文学群为横岭文氏族谱设计封底而写的一首七绝:
七绝·横岭
霞染泉湖樟里树,徐家山上矗新庐。
横江波涌均塘岸,共映横岭艳日出。
此诗咏及横岭文氏如今散居的樟里、徐家山、均塘和横江等地,以白描手法刻画故里田园风光,既歌颂了当代新农村的新生活,又寓意樟里、徐家山、均塘和横江同源横岭文氏一脉,巧妙地抒发了同宗同脉的浓郁亲情,更是期盼横岭文氏族运隆昌的真情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