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文昌陶氏:起源于明代世袭武官的家族传承
最新资讯 发布文章

文昌陶氏:起源于明代世袭武官的家族传承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编辑: 孟庆媛

19995月中旬,海口市金牛岭职工宿舍楼基建施工时,意外发现一批明清时期的古墓葬 。考古人员对其中11座墓葬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包括2座明墓和9座清墓 。其中一座墓的主人叫陶贵,这座墓为我们解开了多个谜团,涉及军户世袭、明代随葬品规制,以及文昌陶氏的起源等 。据万历《雷州府志》记载,陶贵的父亲陶鼎是安徽凤阳人,明洪武二十一年任职雷州卫右所镇抚 。明代军事机构“卫”设有指挥使等官职,陶鼎担任的右所镇抚为从六品,负责“巡视陆路兼管海道” 。他曾指挥军队力破倭贼,手刃数人,但最终在倭贼的诱战中“陷没” 。陶鼎死后,根据明朝“武官爵止六品,其职死者袭、老疾者替 。世久而绝,以旁支继;年六十者,子替”的规定,他的儿子陶贵继承了镇抚一职 。陶贵成为雷州卫右所镇抚后,又调任琼州,官升一级,成为从五品的海南卫镇抚 。万历《琼州府志》详细记录了这次承袭 。此后,海南卫镇抚一职先后传给了陶俊、陶铨、陶镛、陶瀛、陶棐、陶孟炯、陶孟炜、陶绪、陶昌裔等陶氏后裔 。陶贵墓出土了一块珍贵的圹志,名为“故武略将军海南卫镇抚陶公圹志”,志文详细介绍了他的生平及为人 。此外,墓中还出土了28件陶俑,按照通常认知,似乎随葬陶俑只适用于王公贵族或高级官员,但《大明会典》规定,明朝官方并未限制何等品级官员可以随葬陶俑,只是规定了不同品级随葬的包括陶俑在内的冥器总量,所以陶贵墓中出土陶俑也就不奇怪了 。金牛岭出土的陶氏墓群,还有一个重要价值,即揭示了文昌陶姓的起源 。《陶氏族谱》中的《追赠垂统陶公墓志铭》和《追赠述武陶公墓志铭》都记载,陶昌裔在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后,迁居到了文昌的宝藏村 。自陶昌裔起,陶氏派序为:“昌缵文家士,大开翰墨林 。”可见,在明代世代从军的陶家,迁往文昌后,期望在文坛能有所作为,陶氏先祖的这份期望也承载着家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愿景,在岁月的长河中,文昌陶氏也在这片土地上不断繁衍,传承着家族的血脉与精神。



0.2441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