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姓最早主要发源于今山东定陶一带,随着尧帝部落的迁徙,陶姓族人率先进入河北及山西中南部地区。在春秋时期,出现了第一位名载史册的人物——以节义传论千古的女性陶婴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陶姓逐渐南移至今河南兰考一带,并在此繁衍发展,形成了陶姓历史上的第一大郡望——济阳郡。西汉时期,陶舍、陶青出仕长安,陶青功封开封侯,子孙世袭其职并定居当地 。两汉时期,陶姓人逐渐南迁到江苏、安徽一带,并在长江之南落籍,如东汉徐州州牧、溧阳侯陶谦即为丹阳(今安徽宣城)人 。魏晋南北朝时,中原士族大举南迁,河南、山东陶姓开始南迁江浙,原居苏北、皖北的陶姓也渡江进入浙赣 。此期在江南一带涌现出诸多陶姓名人,像东晋侍中太尉、鄱阳(今江西波阳)人陶侃,其后迁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著名诗人陶渊明即为其重孙 。南朝宋孝昌相陶贞宝,晋安侯陶隆均为秣陵(今江苏南京)人,陶姓在这些地方逐渐形成族大人众、子孙昌盛的局面,后世陶姓便以丹阳、浔阳为其郡望堂号 。宋代以前,陶姓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上述两地,并在江南各地缓慢播迁,期间还有陶姓一支进入湖南 。宋代时,陶姓在北方也得以发展,陕、豫、鲁、晋、冀等地均有陶姓人 。南宋末年,江南一带战乱频繁,陶姓开始播迁到湘、鄂、闽、粤、桂等地 。明初,陶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到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山东、北京等地,而两湖的陶姓则随着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进入四川,进而播迁到云贵高原 。清朝时,陶姓已广泛分布于全国,并有渡海赴台,进而播迁海外者 。如今,陶姓分布以安徽最多,其次是江苏、上海、浙江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