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犨(?— 前 574 年),字苦成,晋国公族子弟,春秋中期著名外交家。他是却克堂弟、却至叔父,与却锜、却至并称 "三郤"。在晋楚争霸的关键时期,却犨多次出使楚国,以 "晋楚共霸" 为谈判核心,促成晋楚第一次弭兵之盟,为晋国争取到二十年的战略缓冲期。其外交风格刚柔并济,在楚庄王面前直言:"晋有三军之众,楚有江汉之险,不如共分天下。"
却犨的政治远见体现在内政改革。他主张 "通商宽农",在晋国推行盐铁官营,设立 "平准仓" 调节粮价,使晋国经济实力迅速恢复。其军事理论 "师直为壮,曲为老" 被《孙子兵法》引用,成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其家族因权势过盛遭晋厉公猜忌,最终被灭族,《左传》评价:"苦成之智,足以保国,而不足以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