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克家(1127年-1187年),字叔子,宋代晋江人(今泉州晋江),是南宋时期的名臣、学者。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介绍:
生平经历
- 科举之路: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梁克家参加福建乡试,夺得解元。绍兴三十年(1160年),参加廷试,高中状元,授平江府签判。
- 仕途起伏:他历秘书省正字、著作佐郎等职。乾道五年(1169年),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乾道八年(1172年),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后因与朝臣不和,出知建宁府。淳熙九年(1182年),再次拜为右丞相,封仪国公,淳熙十四年(1187年)病逝,追封少师,谥文靖。
政治成就
- 稳固边防:初修金好时,金索所获俘,边境不宁,梁克家请筑楚州城,环舟师于外,使边境得以安定。
- 选贤任能:皇太子初立时,梁克家请选置官属,增讲读员,推荐王十朋、陈良翰为詹事,得到中外称赞。
- 调和矛盾:在朝为官期间,梁克家能够与不同政见的官员相互协作,如与虞允文可否相济,不苟同,在朝廷中起到了调和矛盾、稳定政局的作用。
学术贡献
- 编纂方志:梁克家在福州期间,与陈傅良共同撰成《淳熙三山志》40卷,这是福建省现存年代最早的地方志,全书采摭丰富,体例详备,精简古雅,文笔流畅,入编清代《四库全书》。
- 著书立说:还著有《中兴会要》200卷、《梁文靖集》等,对研究南宋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