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陕西蓝田吕氏家族墓地
最新资讯 发布文章

陕西蓝田吕氏家族墓地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0日 编辑: 张森

陕西蓝田吕氏家族墓地:位于西安市蓝田县三里镇五里头村,墓园营造于北宋哲宗熙宁七年,一直使用至徽宗政和六年。墓园内有家庙、神道、石刻、兆沟等完整的墓园配置,北部是家族墓地。墓园形制呈东北高西南低、东北宽西南窄的“倒置酒瓶”状,入口开在西南端,周围环绕着兆沟。家庙是吕氏族人祭祀的场所,始建于墓园落成之时,延续使用时间长达近千年。神道连接着家庙与墓葬群,位于墓园中轴线中部,道旁两侧排列着石象生。20063月至200912月,相关考古部门对该家族墓地进行了调查、测绘、勘探及发掘,墓地位于墓园北部正中,墓葬自南向北横向分为4排,辈份明确、长幼有序,形制多样,共埋葬吕氏嫡系家族成员5代人29座墓。遗址及墓葬中共计出土各类文物3000余件(组),其中墓葬发掘出土的随葬品774件(组),被盗收缴文物93件(组),以瓷器、铜器、石器为主。其中一件铜质渣斗内还发现了距今近一千年、保存完好的珍贵茶叶,这在考古史上极为罕见。在发掘出土的吕通墓志上,吕氏繁衍生息的脉络清晰呈现:吕家先祖是殷人姜尚,因封地于汲郡,国号为“吕”,故又名吕尚。姜太公归周后,改封于齐,其子孙入齐者为姜氏,留汲者为吕氏。北宋中期,汲郡人吕通赴长安为官,途经蓝田,因喜爱这里的山水,便举家迁往蓝田桥村定居。吕通次子吕蕡膝下6子,1人早夭,5子登科,其中4人皆有盛名,世称“蓝田四吕”,老二吕大防是宋哲宗时期的宰相;老五吕大临是关中学派创始人张载的门下高足,对古器物学情有独钟,成就金石学扛鼎之作《考古图》,堪称中国考古学的鼻祖。吕氏兄弟还带领百姓兴修水利,造福乡里,并在家庙中开学授课教化乡民,著有《吕氏乡约》,对关中风俗产生了深远影响。北宋灭亡后,政治中心南移,家族墓地停止使用,交由远房宗亲看守照管。通过对吕氏家族墓地的发掘,完整地揭示了北宋吕氏家族墓地全貌,为研究北宋家族墓地的构成、墓葬礼制提供了宝贵资料,出土的墓志铭文也为研究北宋官制、科考制度以及吕氏家族的起源、分支、迁徙和定居后的家族发展谱系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20133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35003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