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姓的迁移历史可以从史料中追溯到古代。据《姓氏考略》记载,鲍姓发源于今山东历城,后逐渐向山东的齐国和临近的燕赵地区迁移。在春秋时期,鲍姓子孙在齐国世袭卿位,有玄孙鲍牵(鲍庄子)和鲍苏,并有裔孙鲍焦隐居于周的国都(今河南省洛阳)。
两汉时期,鲍姓名人渐多,西汉末的鲍宣就是渤海高城(今河北省盐山)人,后被王莽所杀,他极有预见的在生前将长子鲍永、次子鲍升避居于上党屯留(今属山西省),鲍永子鲍昱、孙鲍德、玄孙鲍昂俱有名于当世,尤以鲍昱最为著名,他贵至宰相,为后世鲍姓上党郡望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鲍姓人口进一步扩散到陕西榆林、京兆新丰(今陕西省临潼)、河南洛阳等地。
隋唐时期,鲍姓人口进一步扩散到安徽、江苏、浙江等南方省份,同时也有一部分鲍姓人口迁入福建。
明清时期,鲍姓人口进一步扩散到广东、广西等地。
如今,鲍姓在全国分布很广,尤以青海、江苏、山东、湖北、浙江等省的鲍姓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汉族鲍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