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鲍氏宗族的聚居地——江南徽州棠樾
最新资讯 发布文章

鲍氏宗族的聚居地——江南徽州棠樾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4日 编辑: 孟庆媛

《徽州宗族调查研究》一书指出, 鲍氏宗族自青州迁至新安,后因战乱再迁江南,最终在徽州棠樾形成聚居地。其先祖鲍荣在棠樾开书园,奠定了家族基础。经过数代繁衍,至八世祖时,形成了两个“五服圈”,标志着鲍氏宗族在棠樾的正式形成。这一过程中,人丁的繁衍与自然经济的影响是宗族聚居的重要原因。棠樾鲍氏不仅注重家族血缘的维系,更在科第仕宦和经商致富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使其成为徽州地区的名宗右族。

县棠樾鲍氏宗族,“其先青州人”。 晋太康中,鲍伸官拜护军中尉, “镇守新安”。 永嘉末年,“青州大乱,子孙避兵江南”。 东晋咸和年间(公元 326~334),鲍弘任新安郡守,“因占籍郡城西门,继于郡都西十五里牌营建 别墅”。 北宋中叶,鲍荣“始开书园于棠樾”。 荣第四代孙鲍居美谓,“棠樾山 川之胜,原田之宽,足以立子孙百世”,遂同其三弟鲍居安,“自西门挚家居 焉”。 棠樾,古称唐越,又名棠川、棠村,地处歙县西乡,这里“山水明秀,川原沃衍”。在棠樾村东的大路上有七座牌坊,成为闻名遐迩的人文景观。明清时期,棠樾鲍氏宗族在科第仕宦和经商致富两个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对这样一个典型的名宗右族进行调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宗族的形成是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从相关宗谱世系来看,棠樾鲍氏宗族从一世祖鲍荣下传至第八世才正式形成。如果按三十年一世计,棠樾鲍氏宗族形成经过了二百四十年左右,大约是形成于宋元之际。

棠樾鲍氏宗族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人丁繁衍。宗族是一个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人群共同体,它是在人丁繁衍成一个群体,并分裂为两个以上“五服圈”时方才形成。

()自然经济。众所周知,宋代是一个典型的小农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统治地位。这种生产方式,必然造成聚族而居。作为封建土地所有者和经营者的鲍居美和鲍居安,他们及其子孙全部聚居在棠樾,没有一个人外迁。

OIP-C.jpg


0.23598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