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重庆市云阳县温氏祠堂
最新资讯 发布文章

重庆市云阳县温氏祠堂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6日 编辑: 张森

重庆市云阳县温氏祠堂

  云阳县温氏开基总祠,坐落在重庆市云阳县人和镇民治村仙女寨下三台山。占地6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重庆市云阳县温氏祠堂


  族谱记载,云阳开基祖遇元公,清初由江广入川【又有板印谱载是明季入川】,综合分析,有可能是明末清初入川。总祠下有三个分祠,目前有裔孙2万多人,分布在云阳县附近的几个乡镇。


  总祠始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清同治丁卯秋(1867年)至清同治己巳年(1869年)重建。坐东向西,硬山式屋顶,青瓦屋面,抬梁式梁架结构,由前厅和左右厢房及后厅组成四合院,中心为天井,天井里有金桂、银桂古树各一株,前厅左右厢房为一楼一底,木质楼板。正殿石柱上阴刻有祖训,前厅石柱上与祖训相对的是一副长联。整体建筑墙体为青砖结构,祠门上方楷书“温氏祠堂”四个大字,最高处建有一亭子。


  据记载,曾经祠内的木结构,都刻满精美的雕花,现虽只保留了一小部分,但仍然可见精湛工艺。祠内原有一大钟和一大鼓,“大炼钢铁”时,动用了八个壮汉将大钟抬去炼钢铁了。


  祠堂后山陡而不峭,拔而不险,雄而不怪。祠前,视野开阔,山环水抱,虎踞龙盘,远方朝山,连绵起伏,群峰叠翠,青龙白虎两边绿树掩映,护卫有情。从风水格局说,是丁兴财旺之地。


  据记载,1872年,族内“兴设义学,培植人才,凡族中子弟,无论贫富,能读者,俱入义塾,不取学资。”由此可见,温氏祠堂很早就开始兴办义学了。到光绪年三十一年(1905年),祠堂改办初级小学。民国初年,前清举人温聿成扩大办学范围,除了本族子弟,还广收各地有志青年。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学校改称双江乡十九保国民小学。后来祠堂被借办民众识字班,扩展学校规模,办高级小学班。1943年,附近几个保校合并于此,命名为“发治中心小学”。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祠堂都作为学校使用至2014年,期间经历了100多年的办学历史。


  云阳县温氏开基总祠于2009年10月30日,被云阳县人民政府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从建祠后的情况看,祠堂所承载的不但是底蕴深厚的家族文化,而且意义十分重大。



1.0129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