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州牟氏古墓考
2021年10月15日晚上,因整理重庆平滩河谱。谱载:加发汤氏祖母移黔遵义军民府桐梓县芦溪里四甲,复来川重庆府巴县西城里慈里四甲地名窝嘴平滩河牟家寨落业。加发生三子牟凤腾喻氏、牟凤阁戴氏喻氏、牟凤举赵氏乏嗣。凤腾生三世牟登榜游氏郑氏、牟登科吴氏、牟登联沈氏;凤阁生牟登鳌廖氏、牟登麟李氏。前两代名字中“加凤”与桐梓县花秋镇木堰村牟扳枝子孙两代“嘉俸”音序同,就打电话给扳枝祖后裔现任族长牟宗伦宗亲询问芦溪里四甲位置。宗伦会长说花秋属芦溪里七甲,需要问其他人再回复。随后叙述因高速路征用需要迁坟80余座,现正在维修保护400多座祖墓坟山的大致情况。因此相约尽快去实地考察。
一、大坟山考察(一)大坟坝17日上午,作者与牟成东从遵义驱车前往,在宗伦家吃了午饭后,约14时许来到大坟坝牟家祖坟山。牟家祖坟山位于贵州桐梓县花秋镇大水井村后半山坡上。手机定位地理坐标北纬28°3′46″,东经106°35′33″,海拔约在820-930米之间。坟山北高南低,中部主体呈南偏东19°方向。下半部原来的墓地已经因高速路工程大部深挖,与成东跟着宗伦,踩着泥泞从墓园门进入,先由东往西,再由下往上,在坟墓间穿梭察看。土坟低矮多隐在草丛中难以辨别,高耸的草丛多为石坟。墓园东角石坟保存完好,正侧三面乱石垒砌,目测高两米余,宽约两米,坟尾隐在深草丛中,坟间距不足1米。墓园中除插葬新墓外,老墓无碑记。
爬到墓园上部山坡从上往下看成,根据宗伦宗亲指说的坟墓分布原边界,上下左右四周被他姓多数占用作耕地,少数占用作坟地,目测宽约20-50米不等。最初墓群分布在东西底宽200余米,顶宽近100米,北南坡高近200米的范围。宗伦宗长介绍:家族有五座坟山,这是最早的一座叫祖坟山,也叫大坟坝。下面大井村以前叫赶场坝,就是扳枝祖从四川到仁怀后岩,再到赶场坝,最后定居李旺坝的地方。大坟坝原来有30多亩,年长日久墓地边缘风雨溶蚀,被他姓侵占为耕地和坟地,约为原有面积的2/5。因修建高速路通过大坟山需要迁移部分祖墓,2021年初组织族人以每坟插一拄香计数,实存祖墓400余座,高速路占地迁移80余座墓插于原墓地中央320墓间空地处。利用迁坟补尝费,在现存墓地周围修建了高1-2米不等的水泥砖砌围墙,围成东西宽约200米,南北最高约50余米,占地面积约12亩的半封闭墓园,对墓地进行了必要的保护。经过族人共同的努力,墓园保护性修复即将完成。迁移的80余墓中,前面一排约7座坟墓葬制特殊,用生石灰复盖。其中一墓覆盖石灰厚约60厘米,棺椁以及里面骨骼完整,头骨巨大,颌骨牙齿齐整,下颌骨宽约为一般人的两倍,骨骼粗壮,四肢比较长,腿骨最长约60厘米,在场几十人见证目测体高应在2米2以上,其骨质装满了一箱还没有装完。另一座双人墓,棺椁外涂朱红土漆,颜色鲜艳,里面男骨也较高大。
(二)花秋牟氏五座坟山第一坟山:大坟坝,现存400多座墓,包括高速路占地迁移的80余座插葬于原墓空地处。2021年新围核心墓园面积约12亩,原墓地面积30多亩。第二坟山:黄泥弯水井坎,现有58座墓。第三坟山:河江弯石前园,现有100多座墓。第四坟山:大岩脚冒剑沟,现有20座墓。第五坟山:后潮丫口,五世继惠祖后代坟山,近30座墓。二、花秋牟氏历史(一)族谱记录:根据牟宗伦主编,2014年清明发行的桐梓县花秋镇木堰干沟・扳枝祖支系《牟氏族谱》摘录。1、花秋牟氏葬大坟坝祖先始迁祖牟扳枝生于四川,迁仁怀后岩暂居,后迁桐梓花秋赶场坝暂居,再迁李枉坝即今花秋木堰一组干沟大园子安居。亡于李枉坝,葬石圪闹。二世嘉文、嘉王、觉明(嘉胜)。李旺坝嘉文生三世俸明严氏、俸祥蔡氏。三世共4人开始葬大坟坝。南土坝俸明生四世守忠方氏、守荣;李旺坝俸祥生守义(后迁冒剑沟)陈氏、守信犹氏、守纪刘氏。四世共9人葬大坟坝,迁走1人实际8人。守忠生五世继平曹氏;守荣生继鼎、继尧饶氏;青杠嘴守义生四子之三房(继廉)詹氏。五世共6人葬大坟坝。继鼎生六世牟显李氏双、牟松方氏双、牟信;继尧生牟怀张氏;守义・生四子长房继惠・生九子八房牟典何氏;青杠嘴继廉生牟略朱氏、牟雄。六世共10坟12人葬大坟坝。牟显生七世达聪方氏双,牟松生达寿李氏双,牟信生达麒邓氏双;牟怀生达莲方氏;继惠・生九子之第五房牟绅・生达侦胡氏;青杠嘴牟略生达玉石氏、四达玺,牟雄生子娶朱氏。七世共11坟14人葬大坟坝。达聪生八世二房(显洪)刘氏、三显淳饶氏双、四显浩蔡氏双,达寿生长显祥李氏双;达莲生显巳王氏;青杠嘴达玉生长(显位)阮氏罗氏、(显财)。八世共8坟11人葬大坟坝。达聪・生二房显洪・生九世志卫穆氏双;显位生志涵赵氏、志清、志泮;牟略・生四子三房达顺・生三子二房显仁・生志杞;九世共6坟7人葬大坟坝。继平・牟聪・二房达配・志兴生十世在喜;志涵生在钦姚氏双,志清生在俊;志杞生在缙;十世共4坟5人葬大坟坝。达侦・显其・志书・在平・生十一世登贵方氏;在钦・生(登龙)、登虎、登凤、登铨赵氏;显财・生志泽・生六子二房在顺・生第二子登华江氏;在缙生登河。十一世共9人葬大坟坝。登贵生十二世六子(朝华、朝珍、朝富)、朝荣、(朝远、朝禄);登虎生朝福姚氏。十二世共3人葬大坟坝。朝富生十三世国林,朝荣生二国成穆氏、三国权陈氏,朝远生国其,朝禄生国光;牟典・达禄・显祖・志元・在清・登明・朝儒・生第四子国钦,登龙・朝镇(朝银)・生长国明,朝银生国林。十三世10人葬大坟坝。国林生十四世荣敖;国钦生第二子荣和;朝镇・生第三子国朝・生第四子(荣升)方氏;国林生荣超。十四世共4人葬大坟坝。2、牟氏诗句平地干戈乱如麻,皇兵追赶入西涯。旭日倚门瞻桂花,麒麟洞下浪翻沙。一姓改为三五姓,一家改为三五家。谁人记得诗八句,饶牟方姓是一家。3、第一轮字辈:扳嘉俸守继,丹达显志在;登朝国荣宗,启后永兴隆。第二轮字辈:镜祖杰良贤,支祥顺成全;文高贵平德,盛景富万年。自扳枝祖传承至今18世。4、最早的出生时间记录一世扳枝。二世嘉文、嘉王、觉明(嘉胜)。嘉文生三世俸明、俸祥。俸明生四世守忠、守荣。二房守荣生五世继鼎、继尧。继鼎生六世牟显、牟松、牟信、牟仁。牟显生七世达聪。达聪生八显清、显洪、显淳、显浩。四房显浩生九世志启。志启生十世在文、在贵。二房在贵生十一世登寿。登寿生十二世朝富。朝富生十三世国兴光绪乙未1895、国龙庚子1900、国书壬寅1902国兴生十四世荣华卢氏光绪辛亥1911、荣禄1941、荣祥。荣华生十五世宗良1930、宗臣1955、宗文1959宗良生十六世启学1954、启明1958启学生十七世后强1975后强生十八世永利2002、永爱2006、永旺2009
(二)历史传说
1、花秋牟氏启籍江西,镜子牟,山西平阳郡。
2、三世祖牟俸祥墓碑记录:祖籍江西吉安府太和县。乾隆年间五世祖牟继鼎唐氏祖婆墓碑和100多年前牟在龙墓碑记录:祖籍为江西吉安府富顺县高粮镇石子里红合乡。
3、祖先迁移路线:江西迁遵义马蹄滩,再迁桐梓干沟李旺坝落业,五世牟继鼎迁现住地牟家坡。
4、传说扳枝祖1644年从江西迁湖南,再迁合江,迁马桑坪后岩,迁大坟坝桥上坪,最后迁鸳鸯村李旺坝。
(三)花秋牟氏历史记录综合1、大坟坝群墓早于扳枝祖来此定居之前本宗葬大坟坝祖墓:自三世俸明严氏、俸祥蔡氏共4人开始,四世9人迁走1人实际8人,五世6人,六世12人10坟,七世14人11坟,八世11人8坟,九世7人6坟,十世5人4坟,十一世9人,十二世3人,十三世10人,十四世4人。历十二世共83坟93人葬大坟坝。对比大坟坝墓地规模,减掉本宗十二代人共83坟93人,大坟坝还有700多墓穴非本宗祖先。始迁祖扳枝祖饶氏和二世祖嘉文饶氏、嘉王饶氏、觉明(嘉胜)王氏共8人并未在此群墓中,说明700多人墓在扳枝祖来之前就已存在。
2、家族突遭兵祸之灾祖籍地以及迁移:综合以上传说历史,本宗祖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扳枝祖自遵义马蹄滩到四川合江,到贵州仁怀马桑坪后岩,再到桐梓大坟坝桥上坪,最后定居鸳鸯村李旺坝。根据牟氏诗句记录:家族突然遭遇兵祸灾难,被皇兵追赶逃到西涯。避居房子,迎着早晨的太阳,可以观看门外栽种的桂花。旁边麒麟洞下河水湍急,波浪翻涌。一家八人分散出逃,记得此诗句的就是兄弟。其中饶姓牟氏方姓是同时出逃的一家人。综合牟氏诗句记录和扳枝祖自遵义马蹄滩到四川合江,到贵州仁怀马桑坪后岩,再到桐梓大坟坝桥上坪,最后定居鸳鸯村李旺坝,如此复杂的迁徙路线,都说明了家族遭遇突然发生的兵祸灾难。3、牟氏诗句记录:与扳枝祖一同逃出来的有八人,在河水湍激的河边,有一个叫麒麟洞的附近,一座向东门口种有桂花树的地方,分散出逃。
4、牟氏诗句记录:饶方二姓或与扳枝祖一起逃难,或先来此居住,等待扳枝祖前来一起看守大坟坝祖墓,因此“饶牟方姓是一家”。牟姓多娶饶、方姓为妻,排除姓氏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