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氏是一个源出少数民族的汉化姓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湾省也名列一千一百十八位,望族出西河郡、伊犁郡、辽东郡。 爱姓共有六处起源,早期主要活动在北方及西北地区,内迁后在山西形成望族。宋代以后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有少量分布。展开
郡望 西河郡:古代该郡所指不一。春秋时期卫国西境沿黄河一带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期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国时期曾取秦国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
五言 耀居一等爵;荣为西将军。 清代侍卫内大臣爱星阿,因功诏加定西将军,封一等公。卒谥敬康。 官封一等子;著有五分疏。 上联:清代将领爱音塔穆,积封一等子。 下联:唐代高僧爱同,著有《五分律疏》。 七言 姓启唐代祖脉远;望出西河子孙昌。 全联指爱姓源流及郡望。 西河郡:汉置,治富昌(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左翼前旗),后汉移治离石(即今山西离石),献帝末废,曹魏始于汉兹多县置西河郡,即今山西汾阳市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