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再大都不怕,因为有你牵挂;再多泥泞的路,有你陪我走完……”
——《写给我的家》
有一个平凡的字眼,叫家。它被所有人给了解,却不是所有人都拥有;不是所有人都珍惜。
他不耐烦地甩开了母亲的手,“不就是一辆车么?你们给不给我买?”“啪——”父亲的巴掌随之落下,“怎么跟你妈说话呢?没大没小!”他毅然决然地头转过,“行!这个家我是待够了。”大步走向门口。“砰——”他没有看到父亲脸上的黯淡目光,更无视了母亲的动作——她蹲下来,双手捂着脸,把头埋进膝盖间,孱弱的双肩不停地抽动……后来,他真的没有再回来。
家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它是上帝赐予我们每个人的“见面礼”,是每个远在他乡拼搏的游子们的信仰。
“喂?”“啊,是妈啊!”“我过得咋样?挺好的挺好的。”“啊,不缺不缺。”“今年春节啊,一定回来,回头呀跟你和爸再添几件新衣裳。”“在吃呢。”“一切都好,你就放心吧,缺什么就打电话给我,我给你们寄回去。”“好,就这样。”他关上了手机,小心地揣进口袋,“哎,快点吃,还有几堆沙袋要扛呢。”“哎,好!”他把手中的一次性盒子扔进了身旁的垃圾桶。看了看挂着月亮的夜空,“挺好,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了你们俩。”用衣袖猛抹了一把眼,再次忍下心头的思念,为了远方的家而奋斗。
虽说家这“担子”很重,不好挑,但这份责任却是让人幸福温暖的。
未来的日子很长,遇见的人和事都不断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家”,是那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