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位交响乐女指挥家郑小瑛将执棒2020长沙新年音乐会,她说——
音乐不能孤芳自赏,心中要有中国听众
新中国第一位交响乐女指挥家郑小瑛将执棒2020长沙新年音乐会-1.jpg
12月26日,郑小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傅聪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龙文泱 通讯员 李佳蔚
一头银发,戴着眼镜,身穿条纹衬衫。12月26日,长沙音乐厅,新中国第一位交响乐女指挥家、90岁的郑小瑛手执指挥棒,充满激情地指挥长沙交响乐团,为即将上演的2020长沙新年音乐会彩排。休息时间,她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演奏(唱),给谁听
“歌剧用西方原本的语言演唱是可以的,但也要注意用中文演唱。不然你演了20场,观众也听不懂。一开始观众可能会因为好奇来看一场,但以后你再演,大家就不看了。你有那么高的艺术水平,不为大众服务,大众不要你。”采访中,面对前来拜访的湘籍青年歌唱家张卓,郑小瑛郑重强调。
“洋戏中唱”,是郑小瑛多年来的艺术主张。
“洋戏中唱不是我新提出来的,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开始引进西方歌剧的时候,我们就是这么做的。用洋嗓子唱不好中国歌,没有这么一说。”郑小瑛说,《茶花女》是新中国引进的第一部歌剧,用中文演唱。“文革”前演了100多场,很受观众欢迎。“文革”后,在天津连续演了30多场,可以容纳2000多人的场地每天都是满的。
郑小瑛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人们多年没有看到过歌剧演出,有强烈的文化需求。但更重要的是,大家都听懂了。“西方歌剧包含德、法、意多种语言,很多中国歌剧演员只知道自己唱的什么,不十分清楚对手唱的什么,表演不真实。而精通多国外语的观众就更少了,怎么能欣赏歌剧的美呢?”
“为人民演奏(唱)”的理念,让郑小瑛的指挥形成一个特色:在音乐会中,她会特意空出时间来为观众讲解。
以前,在歌剧中担任指挥时,郑小瑛会在歌剧开演前20分钟开设一场歌剧音乐欣赏讲座,因为“歌剧是综合艺术形式,不是专门讲故事的,而是以音乐为主要表现手段,要懂得欣赏它的音乐。”
“中国人是喜欢并且能够欣赏音乐戏剧的,你看,每个地方都有很多种地方戏曲。我很有信心,如果能够听懂,中国人也会喜欢歌剧的。大众有没有受益?是音乐人必须认真思量的。”郑小瑛认为,歌剧作为西方的优秀艺术种类,值得中国人了解并吸收其优点,让中国的民族音乐更加精彩。
新年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