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故事

  u=1359641976,2940874017&fm=26&gp=0.jpg      

  我时常迷茫,是否是所有人老了,都会变得唠叨,零零碎碎些杂七杂八的东西。还会变得莫名其妙,厌烦颠三倒四。

  

  爷爷确实是老了,他已八十五岁,牙齿全掉光了,打个哈欠,瘪瘪的嘴巴就一个空空的黑洞,眼角时常有泪痕,间或还有眼屎。耳朵自然也不太好使。一天到晚,多数时间都斜靠在家里那把已有些岁月的木椅子上。独自发呆打磕睡。偶尔,爷爷口中自言自语的蹦出几句含糊不清的话,大体总是一个意思。现在如何,过去咋样……

  

  听得多了,大家就习以为常起来。没人与爷爷争论,许多事他不明白,争论毫无意义。爷爷也不管大家理不理他,反正自顾自念叨。

  

  每年,爷爷都要固执的让家人去看看县城里那条河是否清澈透底。他说那条河在过去古代是清澈见底的。那时,有个县官,人称王赶场,是个好官清官。他坐镇本县时,河水是清清亮亮能见底的。王赶场后,河水不在清亮了,好象也没听说过有王县令那样的清官了啊!

  

  爷爷小时听他爷爷讲王赶场的故事。爷爷的爷爷盼着有一天河水也变得清亮。结果直到去世也没见河水变清亮过,到了爷爷这辈,爷爷说他也期盼传说中的奇迹。

  

  年青时每次去县城,必定驻足一番,直到七十岁走不动了,才十多年没去县里看河水,毕竟几十里地呢。即使这样,爷爷还经常向去县城的人打听,那河水如今咋样了?爷爷得到的回答,每次都让他失望。

  爷爷小时听他爷爷讲王赶场的故事。爷爷的爷爷盼着有一天河水也变得清亮。结果直到去世也没见河水变清亮过,到了爷爷这辈,爷爷说他也期盼传说中的奇迹。

  

  年青时每次去县城,必定驻足一番,直到七十岁走不动了,才十多年没去县里看河水,毕竟几十里地呢。即使这样,爷爷还经常向去县城的人打听,那河水如今咋样了?爷爷得到的回答,每次都让他失望。

  

  爷爷就总是自言自语,为什么王赶场能让河水清亮?往后的人就不能了呢?

  

  爷爷所讲那个绰号王赶场的县令,他说他也不知道究竟是哪朝哪代哪年哪月,只是从小就听人们讲他的故事。

  

  我释然了,爷爷说了这只是个从小听人讲的故事,何况还无头无尾,所以,别认了真。说是某朝某代,县里来了一个县官,清正廉明,两袖清风,为民做主,深得本县人人民爱戴,虽无甚丰功伟绩值得大书特书,民间倒流传其许多清洁廉明的传闻。

  让我们搞不懂的是,爷爷说啥事都断断续续碎碎叨叨,偏每次讲起王赶场,总神采飞扬一气呵成从不停顿!

  

  这不,爷爷又念叨着,该去看看河水咋样了呢,这么多年了,河水也该清亮一回了吧?

  

  爷爷,老了,确实老了。许多人,许多事,他搞不明白。其实,又有几个人搞得明白呢!

  

  

0.0975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