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木子李,十八子李,从木,古同“理”,姓氏。
“有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李姓。”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也是世界第一大姓,三亿左右的人口,追根溯源,他们的根在一个叫鹿邑的地方。
鹿邑,古称鹿鸣、苦县,谷阳,这个地方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故里,老子名叫李耳,有文字可考的李姓第一人,李姓始祖。
还有个地方不能忽视,陇西,现在的甘肃临洮,是李氏的发源地之一,只不过传说的成分较重,这里是从炎黄二帝开始的,也算正统。最早的李姓图腾就出现在这里。正如太阳的光辉,向四面八方散射出去,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李姓的祖先也是如此,由一个点,慢慢地向四周衍射,最终成就了世界第一大姓,在各地繁衍华夏子孙。
《百家姓》有五百六十八的姓氏,是宋人教孩子习字的启蒙读物。什么是姓氏呢?姓氏是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具体符号。在古代,氏多是氏族首领的名字或部落名称,现在讲叫单位名称和家庭居住地址,也就是什么什么公司,什么街什么巷之类。
(李,甲骨文)
母系氏族部落时期,男性是游方和尚,走到哪儿吃到哪儿,居无定所,食无定常,所以,子女都是跟着母亲生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这个部落的人都是一个氏,为了区别同一氏族女子的子女,才派发出来姓来,如李王氏,李是嫁过来的单位,王是姓。
姓的出现逐步瓦解了母系氏族,开始向父系氏族过度,中国的姓氏发展应该是从炎黄二帝开始的,所以,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炎帝也叫神农氏,住在姜水边,故姓姜,他尝百草发现了医药发明了农耕;黄帝住在轩辕土丘,故称轩辕氏,姓公孙,又因居住在姬水边,所以也姓姬。中国上古有六大姓,分为两大支系,一只是炎帝的姜姓,另一只是黄帝的姬、姚、姒、赢、妫姓,现在所有的姓氏基本都是从这几个姓里演化来的。《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有二十五个子女,十四个有姓。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禹,以及后来的夏禹、商契、周后稷,都是黄帝的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