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二十三位大姓,尤其在山东和河南最有影响。当今宋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72%,总人口大约900余万 宋的名义和图腾: 宋 种房子。在甲骨文中,宋字,以木为梁柱,架设在地.上的居宋字,从广从木。广字的本义:交覆深屋也,是古代的一 甲骨文 室之形。表示屋内有木制床几等家庭什物之义,其本义是居 室。 支撑屋顶的木柱当为直木,在北方地区松木乃是先民们最容易找到的树种。松、宋同音,在林中谓之“松”,而在室内谓之“宋",这也是北方先民视松树为神树的缘由之- -。 随着我们先祖在居室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宋字原本居室的本义消失了。后来,宋字多用作名字和地名,也多因为宋的本义而取之。宋氏族自然是崇拜居室图腾和从事建筑居室的一群人了,宋氏族的族徽图形逐渐发展变化成"宋”字,宋人所在地方称为宋地,建立的城堡称为宋邑,最终成为国名和姓了。宋姓的起源与演变:
汉族宋姓主要源出子姓。商朝后期.商王武丁封其子于宋,封地在今河北赵县北,伯爵侯国。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也灭了与商王同姓的宋国。周成王时,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之后,把古宋国之地封与微子启之孙稽,为宋公,以奉商祀。微子启为帝乙的庶长子,商纣王之兄,在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中立有大功。宋公稽之子丁公申继位后,宋国南迁到商汤故地商丘,即今河南商丘。宋襄公时,宋国已成为天下诸侯之盟主,春秋五霸之-一。至宋悼公时,宋国衰落而东迁于彭城,即今江苏徐州。到公元前286年,齐国灭宋,子孙遂以国为氏。从商王武丁封宋算起,子姓宋氏起源的历史至少有3200年。普遍使用宋姓是在国灭以后,这也有2200多年的历史。外族基因的融入:
宋姓的血系一直比较单纯,直到五代时才始有外族基因的流入,即五代时湖南西部沅陵地区的辰州蛮酋的宋氏,北宋时西北的西夏国的党项族中也有宋姓,清朝时满洲八旗姓嵩佳氏族后来全部改姓宋,组成宋姓的这三支均出自少数民族。唐宋以来,外来民族的不断加入并同化,宋氏家族变得庞大起来。历史上宋姓的分布和迁移:
在商周、春秋战国的1000多年中,宋氏一直活跃在河北、河南和山东等北方地区。汉晋南北朝时,宋姓已经播散于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等地。唐宋时期,宋氏已扩展到四川、广西、湖南、广东、福建等地,尤其盛兴于陕西地区。清初进入台湾省宋朝时期,宋姓大约有88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1%,排在第十六位。陕西为宋姓第一大省, 约占全国宋姓总人口的19.4%。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陕西、河北、四川、海南,这四省宋姓占宋姓总人口的67%,其次分布于山西、浙江、山东,这三省的宋姓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