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照片

  

  

简介0b7b02087bf40ad18333b141572c11dfa8ecceb9.jpg1ad5ad6eddc451dad2febce5b6fd5266d01632b7.jpg

  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苏洵都倡修族家乘,他们不仅亲自编写了本姓的族谱,且提出了编写族谱的体例和方法,并逐成为后世修谱的规范。马氏家谱于欧、苏体皆有所采,或者干脆将两种融合。如暨阳扶风马氏宗谱》采用苏洵“谱法”,“凡子而后得为谱,为谱者皆存其高祖,而迁高祖之父”,用“小宗之法”,即只记五。《锡山马氏统谱》则采用欧阳修“谱法”,而自可见之世,印为高祖,下至五世玄孙别自为世”。原则上是以远近、亲疏为别,乙远者、疏者略之,近者、亲者详之”。 马氏家谱采用欧、苏两种谱法,但不是单的模仿、套用,而是结合马姓的家规、族等具体情况而有所变通,这就形成了独特马姓家谱编写凡例。如《暨阳扶风马氏宗凡例》有20条,其一说:“系图为谱之纲,传为谱之目。凡有官爵者,制诰敕论等文当备载于谱首,无官爵者,生配、死葬、序赞、传文亦宜附载于后,俾后之子孙得有所观法而兴起焉。”其四说:“总图五世一提者,仿苏老泉遗式;盖取五世,外亲尽之义也。”其五说:“各派复为旋图,以引其传者,盖取曾南丰式,为分别小宗之义,明亲疏也。”

  对于哪些族人不能入谱,马氏家谱一般都有明确规定,这通常与其家规、家法密切相关。如《暨阳扶风马氏宗谱凡例》规定:“子孙为僧道者,不列行第,不登图叙,以其外宗族,而趋异端也。”“子孙有过恶、训诫不悛者,会众声罪,谱削其名,以其玷宗祖也;如能改进,则复之。”“同族结婚,即同族同谱者,风化攸关,应禁入谱。”“某子配合某氏,已经结婚者,倘某子亡故,某氏转配族人,则不论尊卑、适合与否,一概不得入谱。”不得入家谱,也就相当于赶出族门,这对于重根崇源的中国人来记,走臭大的耻辱与惩罚。马家家法之严,由此亦可见一斑。

  

分类

  各家马氏家谱体例分类不一,内容详略也各有不同,但基本上大同小异。一般的马氏族谱都有以下内容:谱名、谱序、目录、凡例、恩荣录(敕诰)、遗像及像赞、五服图、家规家法、宗支世系、谱系本纪、仕宦为官记、家传、祠宇、坟茔、艺文、族产、派语、后跋、领谱字号等,有的还包括马氏聚集地图,如《会稽马氏家谱》附有马氏集中的吴融村的村图。谱名即家谱的名称,一般写在家谱的封面,内容也各不相同。马氏族谱一般称作“马氏(家)族谱”、“马氏家谱”,或者“马氏家乘”、“马氏宗谱”,也有的称“马氏统谱”、“马氏通谱”、“马氏统宗谱”或“马氏支谱”。有的还详细注明地域、分支或堂号,如《京江马氏宗谱》、《崇伦堂马氏宗谱》。 谱序是族谱中极富文史价值的部分。一部族谱往往有多篇序文,往往由本族名人或与本族有渊源的学者、名流,或者政界要人撰写。其内容或论族谱之重要意义,或述本族修谱的历史及本次修谱的缘起经过,或记本族姓的源流、分布。因此,谱序往往是族谱之“目”,是本家族历史的凝缩,同时,又常常是一篇篇散文佳作。 凡例是族谱的编纂体例,从中可以看出修撰者的谱学思想、修谱方法,甚至家规家法等。如前所述,马氏家谱大多采用欧阳修、苏洵“谱法”,并结合本家族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变通,于是形成了马姓独特的宗谱编写体例。 像赞,往往附于本族名人画像后,多由著名学者、社会名流或本族亲友题写,内容多概括评价此人功绩及一生。例如《马氏统》中马援的像赞由马家外甥郑禹题写,全文如下:“经籍深富,辞理遐亘;浩如江海,郁若昆郑。”马融的像赞亦由郑禹题写,内容如下:“妙极生知,睿哲惟宰,精理为文,秀气成来。”此外,“后周平南将军山阳侯”像赞由朱熹题写,“宋祭酒止蕃公”像赞由文天祥题写,“唐中书令宾王公”像赞由韩愈题写,“宋丞相正惠公”像赞由文天祥题写,“宋左丞相碧梧公”像赞由谢枋得题写。

  世系,是族谱中最主要的内容,它同族谱中的“家传”,往往可以补正史之不足。例如从《马氏统谱》世系中可知马周为马援第十一世孙,马燧为马周第五世孙,马知节为马周十八世孙,马廷鸾为马周二十一世孙。但是,由于修谱时人们往往拉拢、靠近本姓名人以抬高自己一支,因此家谱中的“世系”、“家传”也有失实之处。 

  

  6666666.jpg

  序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马氏家谱被历代马氏子孙视为宗族里的圣物,神圣不可侵犯,被郑重地保管着。马氏家谱是一部马姓家族的发展史。2012年(壬年),在十七世孙马兴文族长的带领下,经族正商定,重修马氏家谱。经考证,马氏故里系山西省洪洞县马家大屯。此为拟新修的家谱序。6666666.jpg看到老家谱,联想到马如龙古墓,令我感慨万千,先祖赫赫有名,今人也不乏精英,先辈创造业绩,今人不仅要传承精神,更有责任和义务延续记录历史。我们马氏家族至今又延续了一百多年,老家谱岂能在身处盛世之中的吾辈之手中断!我暗暗下了决心,拿定主意,一定要把我们的家谱续起来,但度量自身的学识,无异蚊虻负山,深感难于担当此重任,也唯恐有负众望,于是就在族人当中寻找合适的人选来承个头,我当个下手,必当鼎力协助。于是我细细地考量了族人,年龄大的力不从心;年龄小的,没有经验,更无兴趣;走出家乡的,忙于自己的工作或事业,也不具备条件;长年打工奔波在外的,一般也无暇顾及此事。想来思去,没有合适的人选。转念一想,不管谁来负责,我是一定要出力的,与其众里寻一或等待更长时间,还不如自己动手。于是我就不再等待,义无反顾地自己先干了起来。因缺乏经验,走弯路自然是不可避免的,做了不少无用功,也跑了不少的冤枉路,困难和阻力重重,好在向来只要是我认定的事,开弓就从未有过回头箭。在这当中,好多族人主动加入到这项工作中来,有的给予经济上的援助,这些都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支持,让我更有信心做好这件事。

  马姓是中华民族姓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也是一个大姓旺族,历史悠久,人丁兴旺。而抚院马氏仅是绥德境内马姓中的一分支,因始祖马荣明洪武中授昭勇将军,钦选绥德卫掌印,故入绥德版籍。10世先祖马如龙曾任巡抚江西都察院右副都御使一职,故其后人自称为抚院马家。至今,抚院马家已走过了六百多个春秋,这不仅是马氏后人成长和兴衰的家族史,也深深地印上了朝代更替和时代变迁的烙印。续编抚院马氏家谱,意在厘清宗族谱系,重温先祖精忠报国的高尚情怀和耕读传家的优良家风,如能起到凝心聚力、传承家风、奋发图强之初衷,则心足矣。0b7b02087bf40ad18333b141572c11dfa8ecceb9.jpg

  

  

  

  

0.1540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