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荥(ying)阳

是出自新郑荥(ying)阳的姓。春秋时期有个叫长卿的人,在冯城受封邑,就以邑为姓氏,就是冯姓。

战国时有个冯亭,做了韩国的上党守,因为在与秦国的争战中战死,他的家族就分散了,有的留在山西潞城东北,有的在河北,子孙中有许多都是将军和宰相,至西汉文帝时、车骑都尉冯唐徙居安陵,其弟冯骞自上党徙居京兆杜陵。此外,先秦的时候,姓冯的已有在山东居住了;三国之前,冯氏还迁到四川的射洪,中江,渠县及湖北公安等地方。东晋末,冯氏又有徙居和龙者;河南的冯氏则分布在今天内黄,宝丰,焦作,南阳,安阳及唐河湖阳等地方;唐朝末期黄巢起义时,中原的冯氏有一支为了避难而逃到南方,后来迁到福建宁化石壁,宋代又分出上杭,漳州,武平等冯姓支脉,直到宋末元初时期,上杭的冯氏有的又向南迁到广东的平远,潮州,揭阳,后来又迁到丰顺,梅州等地方。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广东、福建冯氏有数支移居台湾,此后,有的又远播海外。

西汉时有大将冯奉世,东汉有颍川父城(今天的河南宝丰东)人冯衍,任征西大将军;十六国的时候,有长乐信都人叫冯中跋,在今天的辽宁朝阳,建立地方政权,国号燕,史称北燕;五代时,河北交河东北人冯道,在后唐,后晋时任宰相;南唐时,在今天的江苏扬州人冯延已是当时著名的词人;北宋有大臣冯京;元代时有散曲家冯子振;明代有散曲家冯惟敏,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清代有诗人冯班,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的冯云山,清代末期有打败过法国入侵者的名将冯子材;近现代有词人冯煦,爱国将领冯玉祥,史学家冯承钧,农学家,棉花专家冯泽芳,诗人,文学评论家冯雪峰,女小说家冯铿.

冯姓在宋人编写的《百家姓》中被列于第9位,是中国第27大姓。

0.0911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