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源流

  刘姓是中华民族著名的大姓之一。据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人员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1982年全国人口0.05%随机抽样资料统计,刘姓为全国第四大姓,人口约占汉族人口的5.4%,在6000万人以上。

  

      我国民间谈论姓氏时,往往说"张王李赵遍地刘",历史上也有"刘天下,李半边"的说法,反映了这些姓氏(包括刘姓)的人口繁茂、分布广泛的特点。关于当今刘姓人口分布情况,据有关资料,刘姓在北京、辽宁、陕西、四川均排列第四位,分别占当地总人数的7.7%、7.9%、6%、5.5%;而在上海、广东、福建、台湾诸省市,刘姓则分别排列于第十七、十九、十二、九位,约占当地总人数的1.4%、1.3%、1.7%、3%。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刘姓在我国北方分布较为集中,是居于前四位的大姓;在南方各地相对较少,但也在前二十大姓之内。

  

      刘姓又是华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史传说时期。据史书记载,最早的刘姓出自黄帝之裔、帝尧陶唐氏,他的后人受封于刘邑,建立刘国,其子孙后来以邑名为姓,遂成刘姓。刘邑在今河北唐县境,因此人们把该地视作刘姓最早的发源地。又因帝尧本姓祁,后人又称这支刘氏为祁姓之刘。

  

      除此之外,刘姓的来源还有很多,较重要的有:出自周代王族姬姓的刘氏,出自西汉王朝赐姓的项姓、娄姓诸刘,出自我国古代匈奴族、鲜卑族以及沙陀族的刘氏等等。在这些不同来源的刘氏中,又以源出祁姓的刘氏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最为活跃。这支刘氏经数千年的繁衍发展,自强不息,人丁兴旺,名人辈出,曾创建了西汉、东汉、蜀汉、南朝宋等王朝,逐渐形成为天下刘姓的主体,他们的祖先帝尧,也成为当今刘姓共认的始祖。

  

  祁姓刘氏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还陆续分衍出许多姓氏。如夏朝,帝尧后裔刘累被夏王赐姓御龙氏;商朝,刘累后裔被封于豕韦(今河南渭县境),又称豕韦氏。周代,豕韦氏分为唐氏、杜氏。春秋战国时期,杜氏又分出士氏、随氏、范氏、刘氏、郇氏、栎氏、鞅氏、冀氏等l0余种姓氏。后来,杜、范、唐三姓发展成为大姓,出了许多名人。如杜姓有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杜牧等,范姓春秋战国时越国大夫范蠡、秦国宰相范睢、南朝齐梁之无神论者范缜、北宋名臣范仲淹等,唐姓有明代白莲教首领唐赛儿、著名画家唐寅等,他们都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此外,这些姓族在认祖归宗时,多认为与刘姓同宗,出自帝尧之后。唐代大诗人

0.14963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