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职表

古代政府机构与官职

 

1、徐若木:伯益之子,伯益曾佐大禹治水,为禹治水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在论功行赏时,伯益的儿子若木被封到古代的徐城,建立了徐国。因若木首封徐国,其后代便以国为氏,称为徐氏,徐若木便为徐姓的得姓始祖。


2、徐偃王:若木之后的三十二代是徐偃王,由于他爱护百姓,施行仁政,结果不仅徐国,连周围三十几个诸侯国都非常拥戴他。适逢当时 周穆王不理朝政,整日沉迷于游玩打猎,徐偃王起了代周为天子的想法,起兵造反,正在西王母做客的周穆王乘坐造父之车适时赶回,眼看就要兵戎相见,徐偃王不忍心士兵流血牺牲,于是弃国出走于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的山中,由于他深得民心,跟他进山的百姓数以万计。周天子获悉徐偃王如此深得民心,大为感触,于是便让偃王之子继续治理徐国。


3、徐尚:战国时人,以苏秦为首的合纵连横谋士。


4、徐福:秦朝方士,相传他因到东海为秦始皇采长生不死药一去不返,留居今日的日本而成为日本人的祖先。


5、徐伯:西汉水利家,于武帝元光年间主持漕渠开凿工程,修成全长300余里的水渠,使关东至长安的漕运时间省去一半,沿渠万余顷农田得到灌溉。


6、徐淑:陇西(郡治今甘肃临洮南)人,东汉著名女诗人。


7、徐擀(171-217)字伟长,北海(今山东潍坊市)人,又善辞赋,能诗,后人辑有《徐伟长集》。建安七子之一。少年勤学,潜心典籍。汉灵帝末,世族子弟结党权门,竞相追逐荣名,徐干闭门自守,穷处陋巷,不随流俗。建安初,曹操召授司空军师祭酒掾属,又转五官将文学。数年后,因病辞职,曹操特加旌命表彰。后又授以上艾长,也因病不就。建安二十二年(217)二月,瘟疫流行,亦染疾而亡。主要著作是《中论》,曹丕称赞此书『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与吴质书》)其情诗《室思》也写的一往情深。又善辞赋,能诗,后人辑有《徐伟长集》。


9、徐盛:汉朝末期一直到三国时代的吴国武将,儿子为徐楷。避乱于吴依靠孙权,为别部司马,领兵从讨,数有功,迁建武将军,领庐江太守。破刘备,进迁安东将军封羌湖侯。


10、徐陵: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南朝文学家,其诗歌骈文,轻靡绮艳,与庾信齐名,有《玉台新咏》等,后人辑有《徐孝穆集》。


11、徐遵明:北魏儒家学者,经学家,南北朝时期"北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12、徐征(700-765)字慈恩,号瀫水,晚号长源。籍贯浙江信安人,徐洪从弟,系唐朝状元徐晦祖叔父、中华徐氏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癸酉科状元及第。与唐代进士闽县令黄谣同榜,该榜共取进士二十五人。徐征天性刚直,忠贞不渝,历官福建安平主簿、晋江县丞兼少监之职,后被奸臣所害,卒于福建晋江寓所湾海兴胜里长源堡徐宅(后称徐厝),不显而终。


13、徐晦(760-838),字大章,号兴胜。福建晋江三十二都徐仓(又名徐公店、仕村、仕春),也作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壬午科状元及第。系福建省历史上第一位状元。该科进士二十三人。徐晦考试及授官均得杨凭举荐。状元及第后又登贤良方正科和直言极谏科,官授栎阳尉。后杨凭获罪,由京兆尹贬为临贺尉,亲友怕受牵连。宝历元年(825)又出任福建观察使,第二年又回朝任工部侍郎,大和四年(830)拜兵部侍郎,次年改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晚年因嗜酒过度而失明,于礼部尚书职辞官归居晋江湾海徐状元巷,其后泉郡徐仓徐晦以老致仕,因感砚台之恩,徐晦耋年寻得砚之地——山东沂南徐公店。后徐潘(徐晦长子承父命,遂举家迁往得砚之地),后泉郡徐仓长房聚众成村(今徐公店)。徐晦次子徐湖经延寿迁居连江徐仓;三子徐江留居泉郡。徐晦性情耿直,知恩图报,居官清严,为众人称道。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三月卒。追赠兵部尚书。


14、徐惠:唐代湖州长城人,徐孝德之女,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生于太宗贞观元年,卒于高宗永徽元年,年二十四岁。生五日即能言语。四岁通论语及诗。八岁巳善属文。父孝德曾命拟离骚为小山篇,乃拟作云:“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思;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为太宗所闻,乃纳为才人。贞观末,上书极谏征伐、土木之烦太宗颇善其言。太宗卒,因悲成疾,不肯服药,又作七言诗及连珠以见志。明年亦卒,赠贤妃。惠妃的著作,有谏太宗息兵罢役疏,其著作在《全唐诗》及《名媛诗归》中尚存。


15、徐确:字居易,唐状元、秘书省正字徐寅六世从孙,延寿徐氏十一世祖,莆阳壶山之麓东陇人。徐氏五世祖崇,下开延寿柱史派,徙居东陇,传至确之曾祖昌嗣,字子世,以明经除秘书郎,陈洪进辟掌书记。宋初,首劝洪进纳土,洪进欲害之,遂走京师。及江南平,洪进始悟其忠,乃命其弟昌图(字子图)与陈仁璧奉表上版籍,宋侍讲林瑀为昌嗣兄弟五人立五桂坊于东陇。昌嗣传子惟岳,字有泰,官通直郎。惟岳传子粲,字文英,性至孝,博通经学,旁及子史,荐授承事郎,检身励行,教子有方,子确,未冠入太学,乡试解元。


16、徐世绩: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一带)人,唐代政治家、军事家,字懋功,亦作茂公。因唐高祖李渊赐姓李,故名李世绩。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遂改为单名绩。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一带)人,后被封为英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在唐朝甚至在中国的历史上,李绩都可以说是一位极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出将入相,位列三公,极尽人间荣华


18、徐熙:五代南唐画家,出身江南名族,一生以高雅自任而不肯出仕。善画花竹、禽鱼、蔬果、草虫。


19、徐铉:五代宋初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早年仕于南唐,官至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二年(991)被贬谪为静难行军司马,不久就死在贬所。有《篆书千文》、《成武王庙碑》,摹《峄山铭大钲铭碑》等传世。


21、徐寿辉:中国历史上,曾是一位拥兵百余万,纵横驰骋大江南北,震撼大半个中国,最终导致元朝的封建统治土崩瓦解的农民起义军领袖。


22、徐达: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明代名将,勇猛有谋略,为朱明王朝的建立立下奇功。


23、徐祯卿:明代文学家,“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24、徐霖:(1462~1538) 明代戏曲作家。徐霖性格倜傥、豪爽,工于书法,又兼善绘画。填曲富有才情,且颇精于格律,他与散曲作家陈铎在当时并有"曲坛祭酒"的称号,并与谢承举一起被称为"江东三才子"。徐霖散曲大多未能传存,《南宫词纪》录其〔山坡羊〕《闲情》两首,可略见其风格。徐霖曾作传奇戏曲8种,今仅存《绣襦记》。


25、徐贲:明初画家。徐贲擅画山水,取法董源、巨然,称明初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传世作品有《秋林草亭图》轴,现藏上海博物馆。有《北郭集》6卷。


27、徐霞客:南直隶江阴(今属江苏)人,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和游记文作家,后人据其日记整理成富有地理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徐霞客游记》。


28、徐中行:明代文学家。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初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出为汀州知府,改汝宁。后谪长芦盐运判官。迁端州同知、山东佥事、云南参议、福建副使、参政等职,累官至江西布政使。


29、徐光启:上海县徐家汇人,明代科学家,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尤以农学、天文学最见长,编著有《农政全书》等。


30、徐渭: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代杰出文学家、书画家,其诗歌奇恣,文亦纵横,自称书法第一,而长于行草,有《徐文长全集》遗世。


31、徐鸿儒:明末农民起义首领,巨野县城里徐街人。自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前后,他与王森、王好贤父子联手,利用"闻香教"(白莲教的支派)组织农民,秘密活动20余年。1622年,率众在巨野西部、郸城南部和范县、催阳起义,用红中为标志,义军发展到10万多人,先后攻占郸城、邹县、膝县,掠运河僧船,袭击曲阜。明王朝惊恐万状,命山东总兵杨肇基等领兵镇压。义军分散作战,被各个击破。徐鸿儒被迫率万余人转战到郸城南飞集一带,陷入重围,宁死不屈,全部壮烈牺牲。

0.4787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