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的源头很远水流一定很长,草木的根深必定枝叶繁茂。草木的根,流水的源头,世代相互传递像流水一样永不停息。这本家谱有它的由来,然而研究谱牒的学问也因此自然形成。我国人口众多,各自有各自的姓氏,各自有各自的宗族。自从周天子把国家分成了若干个诸侯国,氏作为姓衍生的分支各自有他们的姓,各自有他们的派别,各自有他们的祖先。各自开创,也各自因为所处环境不同而发展变化不一样。各自做各自的行业生活存在,各自因为文化及才能的不同,然而对家事的记录也不一样。可惜文化及教育的不发达,只知道相近的几代,不明白许多代之前的祖先,仅只是凭通过口头讲授和心领神会来传授留给子孙后代。祖宗过去的事情迹象,有很多错误的地方,宗派也就杂乱没有秩序。岁月被淹没,年代离得久远,更不知道祖先是谁了!


现在魏氏创修宗谱,请我代写,只根据魏氏是毕万的子孙后代,与韩,赵两家,三家分晋,在位年数达两百多年,堂皇正大的出现在历史记录中。魏文侯(魏斯)听了狐卷子的话因此高兴;魏惠王(魏罃,魏武侯之子,魏文侯之孙)得到孟子的贤能当做欢喜;信陵君(魏无忌,战国四公子之首)收养大量门客人才,多次打败强大的秦国;魏降(魏庄子,魏犨之子,春秋时晋国卿)以议和的策略,争取到晋国周边各少数民族的拥护,使得晋国稳定;魏征辅佐大唐,独自得到一代贤相的美誉。众多德才兼备的杰出人才一批批的涌现,传到明清时期,因为有文化的人缺乏,导致一个气势非凡的门第高贵的人家,半路沉沦后默默无闻,的确深深的感到叹息。


魏氏家族考虑到世谱荒废生疏,像这样下去就没有家族传承的系统这一说法。将来魏氏的源流,祖宗先辈的德行功绩,值得歌颂和继承的优良传统的传承,确实不能想象!现在想要创修宗谱,特别难写,因为是请我代写,我属于有婚姻关系的亲戚,不能够推辞,也只能够讲述一个大概,锥子轻微不成字句,只对魏氏谱牒基本的东西,稍微的做下建立,还有一些需要补充完善的地方。今后有秩序,按次序的排列,就知道祖宗的由来,纯正的世代相承系统和家族支派繁衍,子子孙孙无穷无尽,想到就情不自禁的高兴。于是用笔写下此篇作为这本宗谱的序!


0.07365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