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名人

齐盖
齐公,名盖,字副世,汉博陵(今河北蠡县)人,西汉平帝(公元元年—公元五年)封北平大将军、险渎侯,又封关内侯,兼知河北道事,平帝以为社稷之臣,赐字:“汉贤”。公元五年,王莽篡汉,齐公“愤气填胸”“独步戎场”,大战叛将邓郁,效死疆场。其后刘秀恢复汉室,“追谥公号礼也”,(引自《汉齐盖庙碑》)葬于今蠡县南庄村东南,屯里村之西北,钦命建庙崇祀。唐大中二年(848年),修汉贤庙於侧,昌黎韩疑撰碑文铭于石。盖生五子称五房(今五坊),世居蠡县境内,世代繁衍,为蠡邑望族之一,有“蠡县无二齐之说”9(。齐盖墓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宋末,齐氏后裔齐复初由五坊村迁居大曲堤村定居。人丁兴旺,基业大开。

齐映
瀛州高阳(今属河北省),唐代大臣。22岁高中状元后,历任监察御史、刑部员外郎、判官等职,累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后被贬职,卒年仅48岁。
齐花坦
女,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1937年11月出生,河北高阳人。曾任河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北省政协常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45年5月参加冀中军区培新剧社学艺,始学京剧,后改学河北梆子。自1950年登台演出开始,便成为省级剧团领衔主演。先后拜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贾桂兰、金桂芬、高凤英为师。1953年参 加中央第三届中央赴朝慰问团演出,受到贺龙元帅的赞扬。1960年为京剧四大名旦荀慧生先生的入室弟子,并学会《红娘》、《红楼二尤》、《花田错》等戏。五十年代曾演出《相思树》、《婉香与紫燕》、《扫穴犁庭》,红极一时,颇有影响。曾多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委员长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接见,几十年演出剧目近百部,塑造主要角色几十个,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表演风格,在电影《再生记》中饰女主角黄梅英,在戏剧艺术片《宝莲灯》中饰三圣母,均有独创性的表演,在全国产生轰动效应;《窦娥冤》、全部《蝴蝶杯》曾获省级表演一等奖和优秀剧目奖,不少剧目已拍成电影、电视艺术片或录制成音像,在国内外广为流传,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著名表演艺术家。离休之后,为利用影视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河北梆子、培养戏曲新人,近几年策划拍摄出《窦娥冤》、《绣襦记》、《蝴蝶杯》等河北梆子戏曲电视剧6部,已有4部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得到普遍好评。系河北省戏剧界唯一的十五大代表。齐怀远
1930年1月6日生,湖北省鄂州市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1986.3~1991.8)。清华大学肄业。1947年在清华大学机械系学习时参加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1948年入华北人民大学1部学习。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大学学历。1950年毕业于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同年入外交部。历任驻民主德国大使馆三等秘书、二等秘书,外交部苏联东欧司处长,驻民主德国大使馆一等秘书、参赞(1973~1977),驻联邦德国大使馆参赞、公使衔参赞(1977.8~1983.1),外交部新闻司司长(1983.1~1984.8),第一任外交部新闻发言人(1983.3),部长助理(1984.8~1986.3)。任副外长期间,以中国政府特使或国家主席特使身份先后访问了黎巴嫩、卢旺达、布隆迪、摩洛哥、毛里塔尼亚、马里、科威特、伊朗、塞浦路斯、土耳其、以色列、阿曼、埃塞俄比亚、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等10多个国家。1986年5月以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身份赴纽约参加联大非洲经济危机会议。1988年8月以中国代表团团长身份赴挪威参加联合国关于南部非洲难民问题会议。1988年12月以中国代表团团长身份参加第43届联大审议中东局势会议。1990年赴不丹参加中不第七轮边界会谈。同年8月~11月,与老挝副外长分别在万象和北京进行两轮中老边界谈判,并签署了会谈纪要。1990年4月以中国代表团团长身份赴日本参加中日外交部官员会议。1991年4月以中国代表团团长身份赴泰国参加中泰外交部官员会议。1991年8月至1994年12月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主任。1994年5月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中共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四届中央委员。

0.0749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