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为了迎接日出,更为了挑战自己,我们选择了晚上攀爬。十二月份的泰山,晚上的温度可想而知,我们从十一点多开始从红门出发,一开始爬的很快,也没有觉得很冷,反而还有点出汗,但随着海拔的增高和时间的推移,我们的速度越来越慢,山上的风也越来越冷,攀爬着的时候还好,一停下来就感觉冷风刺骨如坠冰窖,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们只能选择继续前进。


经过中天门以后,山路越来越陡峭,我们都觉得越来越难走,心想,传说中的十八盘也不过如此了吧!没想到真正来到十八盘以后才发现,和前面一比,简直就是大巫见小巫啊!十八盘都不能用陡峭来形容,简直就是天梯啊!攀爬十八盘的过程就像坐过山车,没有最惊险,只有更惊险!


因为是在晚上,我们看不到上面的路,还自我安慰自我鼓励地说:“可能快到了!可能快到了!”但台阶就像是在你脚下刚刚长出来的,你走一步,它就长一节,让你感觉永远走不完!但正如汪国真的诗:“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敢于攀登,就永远路在脚下!


终于,我们走过了十八盘,来到了南天门,离泰山之巅越来越近,而此时的温度也已经降到了零下十七八度,随身携带的矿泉水都已经冻成了冰,尽管我们把能穿的衣服都已经穿上,但还是冻的瑟瑟发抖,而此时距离日出还有一个多小时,经过五六个小时的攀爬,我们的体力也早已消耗殆尽。


没办法!我们只好找了个地方,每人租了件军大衣取暖,顺便补充下体力,等待日出的来临。山上的景色颇为壮丽,还有历朝历代的碑刻题字,让我有种穿越时空与时空交会的错觉,想到上至秦皇汉武文人骚客,下至贩夫走卒平民百姓,都曾在此驻足,顿感历史沧桑,而泰山千年如一日,没有厚此更没有薄彼,也许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


就在这样的胡思乱想中,太阳从海平面一点点的升起,只见它越升越高越升越亮,周围都是红红的云霞,仿若新娘的嫁衣。而它破空而出的那一刻,光芒万丈普照大地,天地都好似穿上了盛装,我的心也跟着明亮起来。只是稍稍遗憾的是,因为温度太低,我们的手机要么被冻的没电,要么被冻的关机,没能拍几张像样的照片,但能亲眼目睹一次泰山的日出,此行已是无憾了。


泰山的日出,美的如同一声叹息!当太阳终于升起来,我站在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面前是蓬勃而出的旭日,脚下是屹立千年的泰山,身后是云蒸霞蔚的群峰,远眺是光芒万丈的尘世。那一刻,想想自己那点微不足道的前尘旧恨,再看看这座承载着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巍巍泰山,“俯观五岳间,从生忽如寄!”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有站在山上才更能体会出这句诗的意境,而其实我们为了给以后再次攀爬留下空间,并没有登上最高的玉皇顶,我相信“无限风光在险峰”,也相信我们的人生就像登山,也一定会越来越高,也许我们也会遇到人生的十八盘,但只要咬咬牙挺过去,就一定会迎来灿烂的日出。等到“山登绝顶我为峰”的那一刻,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感谢,那个当初勇于攀登的自己。


泰山,山如其名,自古以来就被寓意国泰民安,千百年来,文圣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太史公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李白“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苏轼、苏辙兄弟因未能登临泰山而抱憾“恨君不上东封顶,夜看金轮出九幽”,自诩“诗人爱山爱彻骨”的元好问。


登泰山时“山灵见光怪,似喜诗人来”,就连自恋的曹植都宣称“我本泰山人”,可见,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泰山都是无比的喜爱。下山时,我特意捡了几块好看的石头,想到这块石头也许就被李白摸过,那块石头也许就被孔子踩过,真是大大的满足了自己的那一点虚荣心。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更是华夏历史与文化的缩影,不仅仅是文人墨客,秦皇汉武、光武玄宗都曾来泰山封禅,前后曾有十二个皇帝登临泰山,功臣将相更是不计其数。近现代伟人也都曾登临泰山。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不管是得意还是失意,多少人都曾登临泰山驻足遥望!


生活中人们也是动辄都爱说泰山,“责任重于泰山”,“安全重于泰山”,“恩情重于泰山”,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都号召大家“人心齐,泰山移”,泰山,说他承载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一点都不为过!

0.1268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