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曾经问过,爷爷奶奶是怎样认识的,在那个年代(这个年代也有),似乎婚姻都是与《父母爱情》中二人的认识过程相同——经中间人或者组织介绍。不同的是,这是两个平凡老百姓的相识。奶奶从严格意义上讲,无论在哪个年代的审美,都不算美女,个子不高,下巴稍稍往外突,额,我似乎遗传了奶奶的强大基因。而爷爷,却无论从哪个时代,特别是在他年轻的那个年代,算是标准的美男子,浓眉大眼,即使现在老了,也依然能看出爷爷当年的帅气。在天涯上有个帖子,晒一晒你的爷爷辈的美男子的照片,姐姐说将爷爷年轻照片放上去,绝对是数一数二。照现在最新观点而言,他俩应该算是普通女青年配帅锅的节奏了。
奶奶的性格,怎么说呢,在我眼里,是很能折腾了,小时候会被奶奶训,往往坏人的角色应该是奶奶担当。而爷爷呢,性格超好的真的是,从来不训人,即使在年龄大了,非要骑车买菜出去,被儿女孙女辈的一顿说,爷爷就是笑笑,听着你们说,一句话不说,下次照旧,这种骑车买菜的生活终于在我们将车子没收后才宣告结束。
奶奶做的一手好菜,特别是炒面,简直没话说,不夸张的说,作为西北人,在外面游荡也经常吃面的,但我吃过那么多炒面,根本比不上奶奶做的炒面,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当奶奶年纪大了,根本扛不住做饭这种体力活时,就看到奶奶在一边指挥着爷爷改怎么做,而爷爷也是完全听从奶奶的指挥。这个场面其实我没有真正见到,绝对完全想象得到,先不说二人的默契性,但是爷爷可以说这辈子就只听了奶奶一个人的。
爷爷对奶奶真的是言听计从,也不跟奶奶吵架,年轻时,真的是奶奶掌握这家里的财政大权、主权,我记忆力,只记得爷爷跟奶奶“反抗”仅一次,那时我三岁不到,但这件事却格外清楚记忆的。来龙去脉的逻辑性,对一个三岁小孩是完全不记得了,唯一清晰地细节是,奶奶和爷爷起了冲突,奶奶在一边哭,姑姑姑父都在安慰奶奶,照往常爷爷的个性,肯定就给奶奶认个错,安慰奶奶,但那次爷爷竟然带着我直接走了,这是我记忆中似乎是唯一一次看到爷爷对奶奶当时不让步。爷爷带着我在市场里逛了逛,至于多长时间我不记得了,只记得当时爷爷给我买了好吃的(摔,贪吃的本性从小时候就看出来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点不假),后来爷爷带我回去了,后来怎样不记得了。
写到这,似乎也没有什么,他们的故事就是这样,爷爷一辈子听了奶奶的话。甚至在跟别人聊天时,说自己走前要先把老婆子安顿好,这个话是别人告诉姑姑的,姑姑告诉老妈,我偷听到的。
这个就是爷爷奶奶的故事,他们怎样相识的具体,我不知道,他们的故事很简单,我知道的,这不到一千字就写完了,或许这就是他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