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肃王陵

开闽王氏始祖之王审邽(858-904年),字次都,河南光州固始县人。唐光启元年(885年)与兄王潮、弟王审知扶母率义军入闽。唐乾宁元年(894年),诏授审邽为泉州刺史在任12年,累官至工、户、兵部尚书,开国子,敕威武军节度副使,晋封司空、司徒,开国侯。
王审邽于唐天佑元年(904年)二月卒,谥武肃王。我省现存最完好的唐王陵一一王审邽墓始葬于唐天佑二年(9 0 5年),距今已逾千年。王审邽墓座落在丰泽区华大街道新铺社区,草邦水库北面凤山之麓。唐天佑四年(9 0 7年)竖立的乾宁进士修职郎秘书省正徐寅撰的《武肃王神道碑铭并序》,文有“皇者天皇、蹟者勋蹟”之语,故更凤山之名为“皇蹟山”,海拔31.5米,背后主峰海拔216.3米,传说的“丹凤朝阳穴”王审邽墓即在其麓,风水极佳。
墓坐北朝南,全长100.85米,宽27. 05米, 占地2 7 2 8平方米,砖石结
构,墓室保持完好,墓前左右两侧各立花岗石雕,须弥座长8. 03米,宽0.9米。
1 9 9 3年,海内外王氏后裔捐资修复,并重建四座坪台5 8级台阶。第三坪台建四角亭2座,分别内竖墓道铭和重修碑记。第四坪台立石雕文官、武士各2尊,狻猊、石羊、石虎各1对,望柱1对和石牌坊1座,另有入口赴石牌坊1座,横书“武肃王陵”。整个墓区规模宏大,气势昂然。
王审邽卒谥武肃王,按唐封王墓葬规制建筑,墓屏、瓦当、素瓦,墓丘呈马鞍形,墓环呈马蹄形,墓屏为粗砖砌筑,基石均为三级石须弥座,其环、屏、碑均依谱谍图录,按原样色重修,保持唐式古墓葬建筑风格,因此为研究我国唐代墓葬规制及建筑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己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国家极其珍贵的历史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