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传播


九牧

林姓,主要源自子姓、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东夷一支称林方,南迁后称“郴”。林义与曹近似,“木”是建木,也就是天杆圭表,又名扶桑,扶木。二建木并立为林,“林”下为天齐坛台(渐台)。林姓是风姓别支,又作梵。[1]中华书局刊印的《辞海》合订本载:林 ,“姓也,史谓殷比干避难长林之山,因以林为氏”。[2]在民间,比干一直被尊为“文曲星”。[3]林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47位。2016年,大陆林姓人口约为1416万,林氏排在第16位;在中国南方林氏排在第4位,福建省林姓人口全约472万,占全省总人口14.8%,排在第一位;广东省林氏约311万,浙江省约184万;台湾林氏约200万,韩国180万[4],其他地区约500万,在全球约2千多万。林姓人口密度最高为福州、莆田、闽南、粤东及台湾等地区。

中文名

林姓

外文名

Lin

类型

中华姓氏

得姓始祖

林坚

郡望

济南郡、南安郡、西河郡等

堂号

济南堂、南安堂、九龙堂等

”是指“九牧林氏”,是福建莆田、泉州地区林氏家族的称号,又因家族迁移与历史变更有“唐九牧”“宋九牧”之别。这是源于唐时莆田林家后人林披有九子,都当到了州刺史(唐代官职,本为汉太守一级,但汉末州刺史改称州牧,故而在唐代也可雅称“牧”),所以叫“九牧林家”,又称“唐九牧”“莆田林氏”“阙下林家”。后来阙下林家后人林伋担任知州,而生九子又先后为知州,故而世称“九牧林氏”、“父子十知州”;同时为了与莆田林披九子区别,又称“宋九牧”、“泉州九牧”。

以下百度百科:

东晋初年晋安林始祖林禄公入闽,传十世隋右丞林茂,由晋安迁居莆田北螺村。又五世而至万宠,唐开元间任高平太守。万宠公第二子林披公是“九牧林”开派始祖,唐天宝间授太子詹

11
0.0669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