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

  李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东周守藏室史官员。《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即李耳,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著道德经。唐高宗在乾封元年(666年),追封李耳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在天宝二年,追封他庙号大圣祖,谥号玄元皇帝;天宝八年则册封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十三年上尊号为大圣祖高上大广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

  

  李冰:战国时期秦国著名水利工程专家。曾

  著名人物

  著名人物(2张)

  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

  

  

  李悝法家始祖,战国初期魏国丞相。李悝在魏国主持变法,使魏国富强,是中国变法之始,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悝所著《法经》在中国古代法律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李兑:战国时期赵国人,在赵惠文王时担任相邦、司寇、封奉阳君。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人,战国末年著名军事家,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西挫强秦,北破匈奴,封武安君。

  李渊唐高祖(公元566年1月13日~635年),字叔德,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唐朝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李渊是十六国时期西凉国开国君主李暠的后裔,世代显贵。李渊的祖父李虎,在西魏时官至太尉,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李渊的父亲李昞北周时历官御史大夫、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李渊七岁袭封唐国公。

  

  

  帝王

  帝王(4张)

  

  

  李世民唐太宗天可汗(公元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李治唐高宗(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开创了有贞观遗风永徽之治

  

  李隆基唐玄宗(685年~762年),大唐皇帝(712年-756年在位),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玄宗在位前期,用人有方,开创了历史以来最鼎盛时期“开元盛世”。

  

  李靖:(571年~649年),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唐朝开国元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辅佐赵郡王李孝恭南平萧铣和辅公祏。对外开疆拓土,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封卫国公,拜尚书右仆射、兵部尚书。贞观二十三年病逝,追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景武,陪葬唐太宗昭陵。

  

  不败战神-李靖不败战神-李靖

  李豫唐代宗,初名李俶,唐肃宗长子,唐朝第八位皇帝。收复两京,荡平余孽。代宗之朝,馀孽犹在,平乱守成,盖亦中材之主也。《旧唐书》评价他,古之贤君,未能及此。

  

  李适唐德宗,唐朝第九位皇帝,唐代宗长子,在位26年,享寿64岁。谥号为神武孝文皇帝。在位前期,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颇有一番中兴气象。

  

  李纯唐宪宗(778年~820年),宪宗在位期间,勤勉政务,着手削藩,开创了唐朝的中兴气象,史称“元和中兴”,是唐朝后期最杰出的皇帝。

  

  李炎唐武宗,本名李瀍,后改名炎,性情沉毅,雄谋勇断,外挡边患、内平藩镇、打击宦官。唐穆宗第五子,唐文宗弟。武宗时期,对内打击藩镇和佛教,对外击败回鹘,加强了中央集权,唐朝一度出现中兴局面,史称“会昌中兴”。

  

  李忱唐宣宗(810年~859年),初名李怡,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被称为小太宗。在位期间,整顿吏治,并限制宗室和宦官;对外方面,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安定塞北、平定安南,国家相对安定繁荣,史称“大中之治”。

  

  李孝恭:唐初宗室名将,开国元勋,西魏八大柱国李虎曾孙,唐高祖李渊堂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晋阳起兵后,拜山南招尉大使,负责经略巴蜀,攻占三十余州。献计并率军平定南方的萧铣辅公祏,岭南四十九州皆望风而降,封赵郡王。贞观初年,迁任礼部尚书,改封为河间郡王。

  

  李道宗:唐初宗室名将,西魏八大柱国李虎曾孙,唐高祖李渊堂侄,唐朝初期重要将领,一生参与破刘武周,破王世充,灭东突厥、吐谷浑,征高句丽等诸多战役,为唐王朝的统一和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

  

  李泌:西魏八大柱国李弼六世孙,唐朝中期杰出的政治家,谋略家,官至宰相,封邺县侯,世称“李邺侯”。

  

  李峤(645~714年),字巨山,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朝时期宰相,封赵国公。

  

  李适之: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朝宰相。唐太宗与长孙皇后长子恒山王李承乾之孙。

  

0.1488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