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淮
郭淮(?—255年),字伯济,太原阳曲(今山西太原)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官至车骑将军,封阳曲侯。建安初(公元196)举孝廉,先后任平原府丞、丞相兵曹议令史、夏侯渊的司马。夏侯渊战死时,郭淮收集残兵,与杜袭共推张郃为主将而得以稳定局势。曹丕建魏称帝后,赐郭淮爵关内侯,又任镇西长史。诸葛亮伐魏时,郭淮料敌准确,多立战功。魏国正始元年(240),郭淮击退姜维,升任左将军、前将军;嘉平二年(250)又升迁为车骑将军,进封阳曲侯,封户2780户。正元二年(255)卒,追赠大将军,谥贞侯。
早年经历
郭淮出身于东汉太原郡名门,其族曾祖父郭遵,东汉兖州刺史,曾守光禄大夫巡行天下。郭淮的祖父郭全是东汉大司农,父亲郭缊是东汉的雁门郡太守。建安中期,郭淮因出身门阀之族,故被举为孝廉,始任平原府丞。曹丕为五官将时,召郭淮署为门下贼曹,后转为丞相兵曹议令史,后长期在军中任职。
曹芳:“昔汉川之役,几至倾覆。淮临危济难,功书王府。在关右三十馀年,外征寇虏,内绥民夷。比岁以来,摧破廖化,禽虏句安,功绩显著,朕甚嘉之。”
陈寿:“郭淮方策精详,垂问秦、雍。”
拓跋宏:“先贤后哲,顿在一门。”
郭祚:“昔臣先人以通儒英博,唯事魏文。”
洪迈:“张辽走孙权于合肥,郭淮拒蜀军于阳平,徐晃却关羽于樊,皆以少制众,分方面忧。”
文学形象
演义中的郭淮在第七十回“猛张飞智取瓦口隘,老黄忠计夺天荡山”初次登场,劝说曹洪不要将败于张飞的张郃处死,使其攻打葭萌关;夏侯渊战死于定军山后,又推举张郃为主将,收拾残局。
第九十三回时,由曹真推举为副将,此后屡次与汉军交战。诸葛亮死后,姜维率领北伐军与司马昭交战,将司马昭围困于铁笼山上,郭淮引兵解救司马昭时,正逢手无寸铁的姜维,郭淮虽以弓箭射向姜维,却被姜维反取来箭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