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的马氏东汉末年出了二兄弟——马良、马谡,二人同马腾、马超父子一样,以军事起家,并且也因为转战的缘故,为马姓的传播,尤其是马姓在四川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人,其兄弟五人皆有才名。乡里流传着这样的谚语:“马氏五常(五兄弟皆以常为字),白眉最良”,这是因为马良眉中间有白毛。刘备占据荆州时,任马良为书记。后来刘备与诸葛亮入蜀,马良仍留守荆州。在写给诸葛亮的信中,马良称他为“尊兄”,二人可能结为兄弟,也可能有姻亲关系。后来马良奉刘备之命出使东吴,不辱使命,颇得孙权礼遇,为孙刘早期的联合做出了贡献。刘备称帝后,拜马良为侍中。不久,蜀国攻打东吴,马良奉命领兵招纳五蛮溪夷,蛮夷诸将欣然归降。刘备兵败夷陵时,马良遇害身亡,其子马秉拜为骑都尉。
南北朝隋唐时期
南北朝时期,马姓的发展仍以郡望扶风及发源地河北为主,只是在扶风及河北内部发生了一些变化。扶风的马氏以今陕西泾阳及眉县尤其以后者为盛。
马文恭 扶风(今陕西泾阳西北)人。曾追随南朝宋世祖,被任命为中兵参军。因征战中屡立军功,宋世祖即位后,被授为文恭游击将军。
河北马氏则以今武阳、献县、邯郸分布较广,并分别有名人逸士出现,为河北马氏振兴门庭的主要人物。
马光,字荣伯,武安(今河北邯郸)人,少时聪悟好学,尤精通三礼。入隋后,被征为太学博士,由于博学得到诸儒的敬服。起初,马光教授于瀛州、博州之间,聚门徒数千人。征为太学博士后,门徒多远奔至长安,继续到他的门下学习。当时人们传颂,山(太行山)东言三礼者,自熊安生后,就只宗马光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