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陈师道《披云楼记》载:“余尝从侯而登,极目四顾,则昔之范蠡、慎到、穰侯、宁武子与夫汉魏之墓也(即范蠡墓、慎到墓、宁武子墓、汉魏王墓、穰侯魏冉墓在今山东定陶与曹县之间)”。
菏泽《先贤子夏公祠堂碑记》中记载:卜子夏墓在曹州城西北十里之卜堌都与宁武子墓相望。
宁武子被卫成公封于宛濮,《左传》载:宛濮,位于今菏泽城西北吴店镇表忠集村。是一大型龙山文化遗址,上有春秋卫国大夫宁武子墓。
天寿陵园,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檀峪村西,是1997年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兴建的合法经营永久公墓。陵园背倚天寿灵山,承十三陵黄脉。整座陵园以“通自然天韵,享文史精华”之利,见证生命的荣耀。延续皇陵之魂。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基础上,交汇古今、合璧中西,赋予深刻的人文景观主题,蔚然成风,被美誉为皇城后花园以及孝文化传播园。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境内天寿山南麓,距京城约50公里,总面积120多平方公里。自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藏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这里先后修建了13座金壁辉煌的帝王陵墓、7座妃子墓、1座太监墓。共埋葬了13位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余名妃嫔、1位太监,是当今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藏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十三陵建造的顺序依次为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 、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长陵和定陵。长陵建成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是明朝第三帝朱棣的陵墓,也是十三陵中最早和最大的一座。高耸的明楼,是长陵的标志。
1957年,被批准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列为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200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2011年,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