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源流

1.出自黄帝传承。韩姓起源各种传说中最古老的一种。黄帝时代是我国父系氏族社会的鼎盛时期。韩流既是人名,也是其所在氏族的名称。韩流氏族是从昌意族中分化出来的,这个氏族便以韩为姓,第一批韩姓人由此产生。韩流所处时代在距今五千年左右的龙山文化时期。韩字从韦,韦在古代写作“韦”,韦字形状与龙山文化时期的水井结构十分相似。韩流族有可能是因为发明了水井而被称为韩流,“韩”字的古义为井垣就说明了这一点。


2.以国为姓。公元前11世纪中叶,西周灭商,平定管叔蔡叔与武庚的叛乱后,实行大分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云:“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丰、郇,文之昭也。邘、晋、应、韩、武之穆也。周公旦分封武王之子于韩,为姬姓之国,地处今山西河津东北。但韩国国力太弱;在春秋时期被晋国所灭。韩国亡国之后,国人便以韩为姓。


3.曲沃桓叔之后。晋哀侯九年(前709年),曲沃武公发兵攻打翼城,俘获晋哀侯,晋人又立哀侯之子继位,称小子侯。曲沃武公使韩万杀掉晋哀侯。公元前705年,曲沃武公设计诱杀小子侯。又经过二十多年的斗争,公元前679年,周僖王正式任命曲沃武公为晋君,列为诸侯,尽并晋国之地。杀掉晋哀侯的韩万即韩武子。有人认为韩万是曲沃成师之子,分封采邑于韩,因以韩为姓,代为晋卿。

0.0844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