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少梅(1909-1954年),男,汉族,名云彰,又名云鹑,号升湖,字少梅,以字行。生于湖南衡山的一个书香之家,自幼随父学习书画诗文,1930年他的作品获“比利时建国百年国际博览会”美术银奖,以后开始在画坛崭露头角,成为京津一带颇有影响的画家。新中国成立后,他任中国美术家天津分会主席、天津美术学校校长。
2.陈大羽(1912-2001),原名汉卿,其师齐白石为之改为陈翱,取字大羽。籍贯广东潮阳,193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业学校中国画系,曾在潮洲、青岛等地任教。期间,经谢公展一位学生的介绍,得识齐白石并拜之为师,致力于大写意花鸟画的创作,并兼及山水、书法、篆刻,四屋十年代,先后在上海美专、无锡华东艺专和南京艺术学院担任中国画教学工作。历任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出版有《大羽画集》、《陈大羽书画篆刻作品集》等。
陈家泠,生于1937年,浙江杭州市人,中国国家画院首聘研究员,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大学国画系教授。
3 。陈摩(1886—1945),字迦盦、迦庵、伽庵、伽盦、迦仙,别号迦蓝陀,江苏常熟人 。
4。陈师曾(1876—1923),又名衡恪,号朽道人、槐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孙(陈散原)长子,陈寅恪之兄。曾留学日本,攻读博物学。归国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1913年到北京,历任北京各大学教授。善诗文、书法,长于绘画、篆刻。其山水画注重师法造化,从自然景观中汲取创作灵感;写意花鸟画画风雄厚爽健,富有情趣;人物画以意笔勾描,注重神韵,带有速写和漫画的纪实性;风俗画多描绘底层人物。著有《中国
画史》、《中国文人画之研究》、《染苍室印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