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秩事

炎帝神农氏是上古时代活动于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炎帝部族早期以渭水流域为根据地,以后向东迁徙,建都于陈(即今之河南淮阳),活动于今河北的中部、河南、山东西部和湖北的北部,即中原地区,并在这一地区和蚩尤部落与黄帝部落发生了长期的冲突与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早期的主干部分,炎帝因此和黄帝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这也是中国人至今仍自称为“炎黄子孙”的原因。据《尚书》、《白虎通》、《帝王世纪》、《史记·三皇纪》等古籍所载,炎帝神农氏被尊为“三皇”之一,又据《易·系辞下》的记载炎帝神农氏被尊为“五帝”之一。关于炎帝名号的来由,汉代张晏说:“以火德王,故号曰炎帝,作耒耜,故曰神农”。炎帝出生并生长于今陕西中部渭水的支流姜水沿岸,因而以地名“姜”为姓。《国语·晋语》中引晋大夫司空季子的一段话说:“昔少典娶于有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是说黄帝和炎帝同为少典之子,各因其成长的地名为姓分别为姬和姜,他们是同时代的人,在军事上曾相互配合。姜姓因炎帝而得姓,许姓出自姜姓,许氏的祖系最早可上溯到炎帝神农氏,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炎帝可视为许姓的远祖。

0.0867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