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姓乃出自人名国名的姓
唐·颜师古在《急就篇·注》中说:“许氏,许由之后也,太岳之胤。”换言之,即许由是许氏的始祖。颜师古为唐代著名训信学家,幼传家学,博览群书,曾为《汉书》作注,其说当有一定依据。宋文天祥《五云下造许氏初修族谱序》云:“按许氏,自由隐许,遂以为姓。今许州箕山有由所葬之处,即其地也。”也认为许氏得姓于许由。《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氏族总部·炎帝神农氏之系》:“许,许由之后也,有由余氏、余氏。”可知许姓是由许由的名字而得姓。
许字古文作“鄦”、“橆”等,其本意为“林木丰茂,居民成聚”。按许由之由古作“繇”,而“繇”《说文》作“蘨”,释作:“草盛貌,从草,繇声。《夏书》曰:‘厥草惟繇”。看来“繇”可以解释为草木茂盛的样子,又《书·禹贡》云:“厥草惟繇,厥木惟蓧。”孔传:“繇,茂;蓧,长也。”孔颖达疏:“繇是茂之貌,蓧是长之体。”《史记·夏本纪》:“其土黑坟,草繇木蓧”。因此许由的“由”(繇)字我们可以解释为草木丰茂之意,正与许之本意暗合。李玄伯说:“许古作鄦、橆,亦以树木为图腾者。”许部落大约是以树木为图腾的,他们希望草木丰茂,因此称自己的酋长为许繇,而称他们定居的地方为许地,许地便由此得名,这也正是许姓之“许”的由来。可以说,许国、许昌、许州、许姓之许皆与许由有关。
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曰:“许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孙伯夷之后,周武王封其裔孙文叔于许,后以为太岳之嗣,至元公结为楚所灭,迁于容城,子孙分散,以国为氏。”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许氏,姜姓,与齐同祖,炎帝之后,尧四岳伯夷之子也。周武王封其苗裔文叔于许,以为太岳后,今许州是也。”由此可见,在许国亡国时,又有一批许国臣民为纪念故国,以许国国名为姓。由于文叔是许由(即伯夷)的直系后裔,所以许姓以人名为姓和以国名为姓前后是贯通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