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恪尽职守,诚实守信

    冰心老人曾经说过一句:"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于它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腺,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或许大多数人都热衷于追星,认为那些偶像界的明星大腕才是成功的人,但是在我的认知里,父亲是那样一个平凡且成功的人,我可以说他“浸透了泪腺,洒遍了血雨”。
   约莫在父亲八九岁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换作是我们应该是在父母怀里撒娇要糖果的年纪,可他却早早接下了生活的重担,哪怕他仅仅是一个孩子。也许父亲的过早离世给他的童年生活留下了阴影,或者可以说少年时期的他过度缺乏安全感。我不知道大多数人的父亲会不会带着刀具去学校上课,但是听奶奶和姑姑们说起爸爸上学的经历,我总觉得有一丝丝心酸。如果爷爷去世的没有那么早,让他也可以有撒娇的机会,我想他也不会愿意拿着冷冰冰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里面,家长孩童又多,吃不饱是常有的事,但我也从没有听父亲抱怨过什么。年少的他下过田锄草,下过河摸鱼,在集市上卖过菜,在树林里扒过柴。我想这不应该是一个孩子该承受的东西,然而生活却并不给他喘息的机会。
  忙碌的父亲却并不曾间断过学习。上学的时候,他吃的多数都是残羹剩饭,这也是他成年后经常头昏的一个重要诱因。18岁那年他参加考试却不曾想过会意外落榜,然而过早的分家使得父亲没有继续读书的经济来源,当他哽咽着向奶奶说明他的本意之后,得到的却是一个令人失望的答案。没有抱怨,年轻的父亲打开了他生命历程当中一扇崭新的大门,但是也没有人会去陪他走过那一段无知且迷茫的路程。父亲开始拜师学艺,学的是很基础的泥瓦匠的基本功,那一年他和他的师傅外出打工,学到的更多的是经验,至于是用了几年的时间去参悟那生活中的艰辛道理,父亲也不曾和我诉说过。只是依稀记得父亲总会和我说“要是我以前上学也有你这样的条件就好了”,我总觉得他像是缺失了什么。到底是小时候的父爱,还是那一年的复读时间?
  再后来就是父亲慢慢赚钱回家造房了,然后就和母亲结了婚,后来就慢慢有了我们,他慢慢学会养家糊口,慢慢适应了有了我们的生活。在我的记忆里,借用一个很潮的词来说,父亲过分的像“南漂一族”,常年在外漂泊,只在过年的时候才会回一趟老家。所幸的是,所以都人都选择了默默支持他。可能小时候的我多的的是抱怨,总觉得父亲缺席了我的成长,但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所有的疑惑不解渐渐变成了理解。我明白和父亲一起老去的,还有他的那颗心。
  虽然经常在外地忙碌,但对于我的功课,父亲还是极为关心的。从小时候的要求背诵课文,默写字词,到后来的让我去上辅导班,这些都是父亲默默为我付出的点点滴滴。我想这么多年父亲对于我学业的支持,着实花费了不少他的心血。但是这些又怎样能用金钱来衡量呢?上高中时我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差,父亲也并没有责骂过我,相反,更多的是来自父亲的鼓励,来自于考试前父亲一遍遍的考前叮嘱“沉着细心,冷静答题”。
  现实当中的父亲,给我留下更多的印象是诚实守信。作为一个泥瓦匠,他做事并不讲求速度,更多的是讲求精益求精。不讲求快捷,当别的师傅都早早下班时,他依旧奋斗在工作第一线,也正是因为这样,父亲才会有了更多的老顾客。在贴地砖时,他总会事先计算好所需材料再进行施工,该用的材料水泥黄沙他不会克扣。除此之外,他还会更多的教会我为人处世的方法,教会我如何去尊重他人.......
  在孝亲的层面上父亲也是我的好榜样,为奶奶购置衣服是爸爸的常事,但是为了给奶奶买一身合适的衣服,他通常会跑好几店去货比三家。想想爸爸也有很长时间没有买衣服,当你和他说"爸爸,买一件新衣服吧”,他就会憨憨的笑笑,却还是算了.......
 一个很普通的父亲却谱写了他的不一样的一生,一个很普通的父亲却成功的实现了他对孩子的成功教育.......趁着编辑这一段文章在此默默向父亲说一声“我爱您”,谢谢你做的一切,双手撑起我们的家,竭尽所有把最好的给我。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


  
0.0891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