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源流

11李姓為顓頊皋陶(音yao)之後裔。堯時,皋陶擔任大理(掌管刑獄的官)的職務,其後子孫曆三代世襲大理的職務,其子孫按照當時的習慣,以官為氏,稱理氏。
理氏改為李姓,一種說法是商紂時,皋陶後裔理徵因直諫得罪了商紂王而被處死,其妻契和氏帶著兒子利貞逃難,因食李子充饑得以活命,故改姓李氏。
另一種說法是,據《姓氏考略》記載,周之前未見有李氏,利貞的後裔因祖上世代為理官,理、李兩字古音相通,於是以李為姓。傳至老子李耳。李耳是著名的哲學家,世界文化名人,所著《道德經》為不二的傳世經典。李耳是正史中記載李姓的第一人。
其次,源自他族改姓。三國時,諸葛亮平定哀牢山夷後,賜當地少數民族趙、張、楊、李等姓。魏晉時,鮮卑氏有複姓叱李氏,漢化後,改為李姓,是為洛陽李氏。
再次,源自他姓改李姓。據有關資料所載,唐開國元勳有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鮮於氏等 16氏諸將,因功勳卓著,從唐國姓,賜姓李氏。
又再次,源自林姓。在福建閩南一帶有一望族李林氏,眾十萬,為明代時福建泉州晉江的一支林姓人為了避禍的緣故改姓為李,有載“清源林李宗譜”。與林氏同奉文財神比干為始祖。
0.097003s